【在非遗中遇见云南】乌铜走银:银纹下的黑白之美

时间:2024-12-1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刘永梅

乌铜为胎,银丝游走,黑白双色间,云南非遗之美跃然于眼。

炼铜、锻片、錾刻、走银、成型、抛光、揉黑……经过道道工序,在时间和岁月的沉淀下,独属于云南的“奢侈品”——乌铜走银,以精美雕饰、独特的文化底蕴展现在世人面前。黑白双色之间,不仅承载了匠人的心血和智慧,同样也见证着东方古典美学和传统文化的发展。

乌铜走银始创于清朝雍正时期的云南石屏,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南北铜艺双绝”。因制作时使用秘法炼制而成的贵金属材料“乌铜”以及独特的装饰手法“走银”而得名,是云南独有的铜制纯手工工艺品,于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冯宇/摄)

乌铜走银的技术难点在于炼乌铜、走银,核心工艺在于錾刻、捂黑。工匠们通过控制熔点差值,用纯银银屑填充到錾刻图案的凹槽里,以“走”满为度。同样的师傅、同样的器形、同样的尺寸,每次的制品都不尽相同,这让乌铜走银有了独特的韵味。

(冯宇/摄)

“在接触乌铜走银之前,我专攻的工艺是核雕技术。”省级非遗传承人、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的第七代传人李伟介绍。夯实的雕刻功底,再加上作为石屏人的使命感,李伟决心深耕,尽己所能让这门古老的艺术走出历史、走进当下、走向未来。“乌铜走银制作工序复杂,无法机械化生产,成品价格昂贵,无法普及到大众,在市场上属于小众的手工艺品。”乌铜走银如何走向大众视野成为困扰李伟的一大难题。

(冯宇/摄)

为进一步提高乌铜走银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李伟转换思路,由以往专攻文房四宝等大件作品转为制作手镯、戒指等实用小件的作品,在工艺手法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创新作品,拉近乌铜走银与大众的距离。如今,乌铜走银也逐渐走进景区、市场,成为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以及吸引游客的重要文旅资源。

(鼻烟壶,作者李伟。王赟/摄)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面临着传承艰难,后继乏人的濒危状况。”为使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得到传承与发展,2014年8月,石屏县成立了乌铜走银传习馆,李伟成为传习馆负责人。

(李伟錾刻花纹)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传习馆积极探索发展新方向,通过参展、举办座谈会、进行文化交流、参加推广活动等形式,宣传乌铜走银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提高公众的认识和关注度。同时,还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进一步宣传乌铜走银相关技艺和知识。

(李伟展示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何其祥/摄)

如今,慕名前来传习馆参观、研学的游客和学生越来越多,李伟有空也会开设兴趣班,传承和传播乌铜走银技艺。

(蝴蝶挂饰,作者李子睿。王赟/摄)

百年的传承和发展间,乌铜走银以精妙的制作技艺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同时,也以“文旅融合”的方式,将特有的民族文化以非遗技艺的方式“走出去”,成为地方文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刘永梅)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