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发展 玉溪华宁县“小柑桔”牵起“大民生”

时间:2024-12-1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周家颖 张华斌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盘溪镇矣得村委会的普冲艳怎么也没想到,仅仅用了1年的时间,她和丈夫依靠种植柑桔,不仅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成为了拿固定工资的产业工人。

“每个月有固定的管树工资,加上年底的奖金,每年差不多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而且,从厂区到家骑摩托车只要20多分钟,下班就可以回家照顾老人,接送小孩上下学。”说起如今的生活,普冲艳难掩喜悦。时间回溯到2019年,在当地开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就业帮扶行动中,经村党组织牵线搭桥,普冲艳和丈夫先后进入位于盘溪镇的新村柑桔有限公司,成为合同工人,当年就实现了脱贫摘帽,日子越过越红火。

普冲艳不是特例。在华宁县,越来越多的群众靠着柑桔产业过上了甜蜜日子。在此过程中,各级党组织积极推动、精准促动,把做优做强柑桔产业与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好群众的民生实事。

组织起来,让群众收入稳步增长

华宁县柑桔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最早熟的柑桔产区之一。2024年,华宁县柑桔种植面积14.72万亩,预计产量45万吨,产值可达15亿元。

在刚刚过去的收获季,“金秋”是最受市场欢迎的品种。

“刚上市时每公斤可以卖到20多元,平均价格在17元左右,而且供不应求。”华溪镇华溪社区果农梅荣介绍,对于柑桔种植来说,品种的选择、改良很重要。两年前,在华宁丰杞柑桔专业合作社指导下,他家改良种植金秋砂糖桔,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并负责收购,让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梅荣口中的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由华溪社区党总支联合华宁惠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让企业和农户抱团取暖,共同抵御风险、适应市场。公司先后引进14个新品种试种,吸纳华溪社区及周边720户种植户加入,取得了良好市场效果。

产业兴,方能收入增。近年来,华宁县各级党组织发挥统筹协调、组织动员优势,全力推行“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建立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目前,在8家市级及以上柑桔龙头企业及22个柑桔专业合作社带动下,华宁县共有38个村(社区)、296个村(居)民小组,14132户农户种植柑桔,桔农户均收入10万余元。

“红色劳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柑桔种植和加工销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桔农有天然优势。

“我现在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柑桔种植户、一个是产业工人”。据盘溪镇新村村民啓洪伟介绍,得益于村里每年定期举办的柑桔种植培训,他栽种的2000株柑桔长势良好,不用花太多心思。平时可以到镇上的柑桔选果厂打工,一个人有两份收入。

据了解,华宁县围绕柑桔产业做好就业文章,积极探索“党组织+基层就业服务工作站+人力资源公司”的“红色劳务”服务模式,助力打造“华宁柑桔人”劳务品牌。在全县75个村(社区)全覆盖建立基层就业服务工作站,引导鼓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9家现代化农业服务公司,通过链接行业部门、柑桔企业、乡土人才等资源,做实技能培训、零工市场建设、就业转移等工作。

每年的7月至10月,是华溪镇柑桔采摘销售旺季,田间地头、选果车间,随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据华溪柑橘产业发展后服务中心排查统计数字显示,2024年柑桔采摘季,华溪镇日均用工2万余人,其中采摘用工1.6万人、选果装果用工0.3万人。仅仅依靠当地桔农,远远满足不了用工需求,还吸引了周边元阳、建水等县区的群众前来就业。为做好就业服务保障,结合前期摸排掌握的企业用工需求,11月初,中心举办了叉车培训班,现在正在筹划柑桔包装工和电商人才两个专题培训,为来年的柑桔生产做好准备。

据了解,近三年来,华宁县累计培训柑桔产业工人29195人次,“华宁柑桔人”劳务品牌经济规模达13.63亿元,5.7万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带动10万余人就业,柑桔劳务经济达6亿元。

守护“一老一小”,让群众在家门口安心创业

在华溪社区,几乎家家户户种柑桔,依靠柑桔,村民们盖起了新房、买了轿车,日子越过越红火。然而,柑桔种植劳动强度比较大,家中壮劳力都围着柑桔转,对老人和小孩的日常照料往往“有心无力”。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既能让村民们安心“挣钱”,又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小孩健康成长?

华溪社区党总支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反复研究,积极对接争取民政部门资金,将社区一栋公房腾退出来,改造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同时每年由村级集体经济补助5万元,开办“老年食堂”,解决社区老年人和小孩“吃饭难”问题。

“顿顿有热饭吃、抬脚出门就有玩处,娃娃出去干活也能少为我们老人操心。”中午时分,华溪社区“老年食堂”饭菜飘香,今年72岁的杨文华端着热腾腾的饭菜、乐呵呵地说。

吃饭问题解决了,小孩读书的事情也不能落下。华溪社区党总支投入7万余元,为辖区小学和幼儿园购买桌椅凳子、显示屏和教学一体机等教学设备。

与此同时,一批依靠柑桔产业富起来的企业家,加入到守护“一老一小”的行列里。盘溪镇九甸村村民王丕春,目前在盘溪镇经营两个分果厂,近年来为困难学子捐款捐物8万余元;每年坚持慰问高龄老人、残疾人、特困人员,累计投入30余万元。

“家乡柑桔产业发展好,老人小孩生活也有保障,我为什么不回来?”普锐是华宁县华溪镇小寨村一名90后,带着多年在北京从事果蔬销售积累的经验和客户资源,2016年他返回家乡创业,创立华宁朵洛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华宁云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23年,销售额达9000多万元,固定用工170余人,季节性用工1000余人。

像普锐一样,一大批年轻人投身到柑桔产业的发展中。85后返乡创业青年李赢龙发明了“山地大棚柑橘种植技术”;杨威以电子商务为媒介,引导村民进军电子商务、“触网”发展……同时,各级党组织也不断加力,用心用情做好在外人才联络服务,实施“鸿雁归引”、青年就业创业扶持等系列行动,全力打通服务在外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最后一公里”,加速人才聚集,为柑橘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周家颖、张华斌)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