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以就业“六步法”扩面增效为统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社参与、群众就业”思路,建设完善就业“幸福里”社区工作体系,建设“五个一”工程,打造群众幸福里家门口就业圈。
“五个一”工程编织幸福梦想
东川区有易地搬迁安置点13个,8个乡镇(街道)3万余名群众搬迁至城区,为确保群众就业增收,东川区实施就业“幸福里”社区“五个一”工程,即“一个统领”,以“就业六步法”扩面增效推动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一个体系”,打造以就业“幸福里”社区平台为中心,集乡镇村社服务站、社区就业工作站、零工市场等“四位一体”的幸福里社区工作体系。“一支队伍”,组建“人社主导、领导挂帅、企业运作、村社参与、群众联动”的就业工作队伍。“一套机制”,健全“人社考核制、目标责任制、成效考评制、质效淘汰制”等管理机制。“一个品牌”,打造“电商入驻,因岗施训,精准就业,平台带货”就业服务品牌。
目前,东川区建设好1个就业“幸福里”社区、1个零工市场、4个就业工作站、多个乡镇村社就业服务站,成立劳务合作社、引进劳务公司,把搬迁群众送进企业、送进帮扶车间和农业种植基地等,实现家门口精准就业。
家门口就业幸福社区群众
铜源社区是就业“幸福里”社区示范区,帮助群众就近就业2800人,把企业拣辣椒的手工活搬进社区,帮助老年群体不出社区围墙就增收,使9000人次获益。
炎山、深沟社区建起现代果蔬产业园,建成番茄生产大棚和育苗工厂,帮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100余人。昆明金地农业公司开通就业直通车,平均每天接送100余群众到种植基地务工,开通幸福直通车。
在产业园区,忠祥纸业就业群众达到150余人,宇泽项目投产后,可帮助群众就业3000人。在帮扶车间,恩溪服饰帮助群众就业130余人,艾福思公司帮助群众就业200余人……
2024年,东川区就业“幸福里”社区对接工业企业56家、农业企业110家,帮助易地搬迁劳动力区内就业7933人次。
“两业”增收幸福敲开门
东川区拖布卡镇新店房村按照“一橙带动、两业增收、三轮驱动、四方共赢、五子登科”的“幸福里”社区建设思路,把发展特色产业和村民创业就业紧密结合,种出了远近闻名的红土橙,群众实现“家里有产业,开门能就业。”
区就业局和村两委清晰绘就“两业”增收路线图:以橙子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以就业和产业促进群众增收;以政府、群众和企业驱动产业发展;种植户、务工群众、加工企业、电商平台实现利益共赢;让群众发展有路子、居住有房子、出行有车子、吃饭有“场子”、增收有票子。
村党总支书记管柄森、副书记胡金平是种植大户,分别投资600余万元,种植红土橙800余亩,带动稳定务工就业60余人,年就业增收200余万元。
在他们带动下,新店房村271户村民种植橙子3000余亩,今年全村橙子产业预计增收1000万元,村民们“家家产业致富,户户就业增收”。在区人社局指导下,新店房村建起专家小院,总结推广创业就业经验。
零工市场提升就业幸福指数
为服务好东川城区众多零工群众,东川区人社局坚持“零工聚集在哪里、服务站就建设在哪里、服务就保障就到哪里”。在新桥河零工聚集的地方建设1个标准化零工市场,开展线上线下服务,让务工群众从站着等活干到“坐着”有活干;从风吹日晒盼活干到服务大厅“领”活干。
零工市场服务站设立岗位信息发布栏,方便群众“一眼找活”;开展信息登记、洽谈、权益保障等服务,促成用工企业和务工群众“一秒对接”;开展线上招聘、直播“带岗”,帮助劳务供需双方“一键连接”;设立工会爱心驿站,为务工群众提供休息、充电、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
零工市场创新“小喇叭”服务品牌,深入社区、村庄实践“就业六步法”,把岗位送到群众家中;到加工企业和种植基地直播,推介东川土特产;参与阿旺镇向阳社区“小巷管家”义务服务,帮助外出务工群众照顾好家中的“一老、一小”,让外出务工群众安心、放心、舒心工作。
零工市场服务站负责人张林说:“服务站自成立以来,已接待群众1000多人次,开展直播40余场次,实现网上找活104人次,达成就业务工750人次”。(姜定才、郭林、蒋佳静、杨春丽)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