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基层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它是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众间的直接联系界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基层治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要不断创新方法和策略,以适应这些变化,确保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基层党建的政治优势是基层治理的最大优势。将党建引领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通过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使党的建设融入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工作优势,不仅能够筑牢社会治理的根基,还能够激发基层社会活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加强联系群众,完善群众参与制度。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实现有效基层治理的关键。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渠道,让群众有更多的参与感,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提高政策的接受度和执行效率。
筑牢法治基石,强化基层治理公正性。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石。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必要条件。通过法律手段来化解社会矛盾,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和减少冲突,还能提升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多元协同合作,形成共治共享模式。基层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通过建立多方资源对接和合作机制,形成社会协同治理格局,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成果共享,从而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注重人才培养,建设专业化治理队伍。基层治理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工作能力,加强基层治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基层治理队伍,对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至关重要。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党建引领、法治保障、群众参与、多元协同和专业队伍建设等创新与实践,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发展。(何雅荣 昆明阳宗海七甸街道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