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县以产教融合为重点,以培养企业和产业发展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抓手,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全面推进技能型人才共育的产学融合,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帮助更多学子到企业实习就业,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疏勒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在交流科研。
近日,在疏勒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焊接与机械加工实训基地,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在实训老师的带领下,正在学习数控机床操作及企业生产所需的零配件制作技术,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生萨拉伊丁•买合木提学得格外认真。
在焊接与机械加工实训基地师生共同学习专业技术。
“我对机械加工技术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专业可以更好地就业,工资待遇也不错,而且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帮助我们找工作,毕业以后根本不用担心就业问题。”萨拉伊丁•买合木提说道。
学生在实训基地学习专业技术。
近年来,该校以企业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合理增设社会工作事务和市场营销两个专业,通过邀请企业专业人员进课堂授课教学,推动“校企技术融合”,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企业与学校合力育人,让企业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让学生通过实训基地近距离将相关技术要领学到手、学到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尽快成长为具备相关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学生在实训基地学习专业技术。
该校实训处主任李志远说:“目前学校共开设了13个专业,学校实训教学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实训课程以‘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为实训教学理念,深化产教融合,践行德技并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制定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发展,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为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在实训基地学习专业技术。
不仅如此,该校还积极拓展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业的对接、考察,组队到企业开展调研,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企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确保实习工作布局持续优化、实习就业质量不断提升。通过引企入校、进企办学等渠道,实施“以岗定学、学岗融通、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在校内实习实训和在企业定岗实习的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生产一线岗位“零距离”工学结合,使其成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不断提升就业率。
学生在实训基地学习专业技术。
“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践行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和企业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理念,努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逐步与10家企业达成了校企合作协议。每年能向校企合作企业输送计算机平面设计、服装工程设计等专业的实习学生能够达到1000余人。截至目前,近三年学校就业率均在95%以上。”该校副校长许晓玲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根据企业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实习实训,提高学生就业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阿卜力克木•阿西木、龚子俊)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