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70年!兵团人的红色记忆

时间:2024-10-0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张琳琳 蒲子璇 李睿 任斐斐 朱小丽 祁佳萍

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不拿军饷,不穿军装,永不换防。这支队伍,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54年,兵团成立,拉开了新中国屯垦戍边历史伟业的序幕。

翻开兵团70年的厚重历史,一代代兵团人以火一样的热情扎根边疆,践行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忠诚誓言,将千里戈壁建设成文明宜居的美好家园。

老一辈军垦战士修建猛进水库。 (资料图)

五家渠市新貌。(资料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被誉为“亮剑之师”,从过去的边陲小镇,到如今成为“首府后花园”,这座军垦之城发生了沧桑巨变。带着敬意,笔者寻访了生活在这里的建设者们,重现那些属于兵团人的红色记忆。

秦德胜:像红柳一样扎根边疆

秋日的垦区大地,阳光明媚。

老兵秦德胜,虽已是耄耋之年,但老人依旧身板硬朗。他的胸前挂着一枚枚闪亮的奖章,记录着第一代兵团人的故事。

秦德胜在五家渠图书馆看书,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张琳琳摄

13岁,秦德胜参军入伍,先后参加了东北剿匪、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一路从东北打到海南岛;17岁,他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28岁,他听从党的号召,转业到新疆兵团支援建设。

“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屯垦戍边。”秦德胜说。

当时,很多人听说新疆兵团条件艰苦,不愿意来,秦德胜听说后,毫不犹豫地收拾行李,给其他战士作表率。

出发前,亲人劝他留下来。可他说:“我是一名党员,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党要我去哪,我就去哪!”

1961年3月,秦德胜带着妻儿乘火车、搭汽车、坐马车,颠簸两个月来到荒无人烟的沙漠腹地——马桥农场(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〇六团)。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当时的场景还是让妻儿湿了眼眶:没有一棵树,不见一间房,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戈壁,生长着一株株坚韧的红柳。

秦德胜给自己打气:“红柳生长在戈壁沙漠中,不浇水也能茁壮成长,我们也一样!”

跳下马车,他带着妻儿开始收拾农场分配的“新家”——一个逼仄、狭窄、没有窗户的地窝子。随着红柳疙瘩熊熊燃烧,一会儿就变成了温暖的家。捡起地上的石灰,他在火墙上写下“以革命精神战胜难关,以革命精神克服困难”。

从此,他们开始了屯垦戍边的日子。

开荒屯田、植树造林、修水库……那时候,没有机械,他和军垦战士们只能靠自己的双手,一镐一铲,开荒种田。

那时,秦德胜是马桥农场二连的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大家靠着顽强的毅力,硬是在新开垦出的荒地里种出了粮食、棉花和蔬菜,实现了当年开荒、当年收获,把连队打造成了“样板连队”。

连队里许多复转军人是城里来的小伙子,哪里会种地。秦德胜就组织老军垦手把手教他们干农活,就这样,他们把亘古荒原变成万顷良田。

如今的农场,高楼林立,绿树成荫。

看着眼前欣欣向荣的团场连队,秦德胜感慨万千:“如今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是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继续奋斗。”

李梦桃: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老一辈军垦人铸剑为犁、开渠引水、战天斗地的豪情,吸引了一批批知识青年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山南北的兵团,成为新的军垦战士,成为屯垦戍边的生力军。

“坐上大卡车,戴着大红花,远方的青年人,塔里木来安家……”又一次唱起那首改变他命运的歌——《送你一束沙枣花》,“马背医生”李梦桃的思绪回到60年前。当年,就是在这歌声中,他与万千知识青年一起,怀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梦想,奔赴边疆。

李梦桃讲述自己在北塔山牧场巡诊的往事。李睿摄

来到兵团后,李梦桃被分到马桥农场(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〇六团)卫生队学医。1970年,按照上级安排,他来到北塔山牧场。

北塔山牧场地处中蒙边境,海拔3200多米,哈萨克语意为“牺牲自己的地方”。

“初到牧场,场部给我发了一匹马、一块毡子、一个药箱,带着这些家当,我开启了巡诊路……”每当李梦桃出现在毡房前,牧民们就像盼到了救星,把他团团围住。

巡诊路上,李梦桃过冰滩,摔断过尾骨;爬山梁,摔伤过脊椎;黑夜出诊,掉进过山沟。

艰苦的自然环境、落后的医疗条件,也曾让李梦桃苦恼迷茫,同来的知青后来纷纷返城,可他还是留了下来。

千里之外的父母亲人让他牵挂,可李梦桃说:“我的医术放在上海不值一提,大医院里有本事的医生多了去了,但在这里,牧民们需要我……有我这样的医生在,就能给病人争取到救命的时间。”

就这样,他一干就是36年,巡诊26万公里,救治2万多人,接生800多个孩子。

如今,随着兵团民生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牧场建起了现代化的小区、幼儿园、文化中心,牧民的生活变了样。

“牧民们搬进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最让李梦桃欣慰的是,牧场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医院。

“以前,我们缺医少药,现在医院里各类现代化诊疗设备齐全,很多年轻医生的加入,带来新技术、新理念,他们通过远程诊疗系统,和北京、上海等大医院的专家会诊,为牧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李梦桃说。

退休后,李梦桃仍然忙个不停,经常在学校、社区向年轻人讲自己的行医故事,激励年轻人传承兵团精神。他的女儿李静也留在了团场医院,成为一名医护人员。

“父亲常说,青年是兵团事业的生力军,我们新一代的兵团人要继续在这片热土上扎根,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李静说。

徐基彪:新一代兵团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

谈及兵团的发展变化,秦德胜和李梦桃都用了一个词:天翻地覆。

“过去的戈壁滩变成美丽家园,过去的荒地变良田。过去风华正茂的小伙子,现在变成了我这般模样啦!”李梦桃笑着说,“但是我们无怨无悔。我们是兵团发展变化的亲历者,也是建设者。”

70年间,来自五湖四海的军垦战士在这片土地上扎了根;70年后,他们的子孙仍然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继承着父辈的业绩,创造着新的未来。

徐基彪是第三代兵团人。大学毕业那年,他在一家大企业实习,负责人想让他留下,“待遇高,发展好。”但他还是决定回到连队,“我的根在兵团,父亲是个老军垦,为兵团建设奋斗了一辈子,我要接过他的接力棒,继续奋斗。”

徐基彪(左)在直播间向网友推介连队的特色农产品。史涛摄

2018年,徐基彪被选举为共青团农场四连党支部书记。这几年,他带领连队职工发展多元种植、培育文旅经济,以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突破口,率先100%实现精准耕种、精细加工,全连人均收入连年攀升,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走进连队农机停放点,播种机、采棉机……各式农机停得满满当当。“与以前相比,我们的小马力机车变成大马力机车,粗放型经营变成精细型经营。”徐基彪说,更大的变化在于采棉机,随着兵团农业技术革新,采棉机实现了“兵团造”。

“我们‘兵团造’的采棉机,不仅作业效率、采净率高,价格还便宜。”徐基彪介绍,农场棉花机采率达100%。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徐基彪一样,回到这片希望的土地上,耕耘梦想。

徐基彪说:“作为新一代兵团人,我们要在这片热土上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把兵团建设得更加美好。”

尾声

一〇二团是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军垦农场。70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建设者们用大爱和坚守,见证着这个曾名为“梧桐窝子”的小城镇的历史变迁。

一〇二团有一座敬老院,张新玲是这座敬老院的院长。她从敬老院建立之初工作到现在,已有34个春秋,400多位老军垦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张新玲说:“我父亲也是一名老军垦,和这里的老人们一样,从风华正茂到鬓发斑白,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兵团这片热土。等我老了、干不动了,我也住敬老院,和他们永远在一起。”

兵团,是一部厚重的书,一页页翻涌着红色的记忆。70年,兵团人的红色记忆,是一段不朽的传奇,是一首永恒的赞歌。(张琳琳、蒲子璇、李睿、任斐斐、朱小丽、祁佳萍)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