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来,云南省玉溪市着力推进“抓经济促发展”工作,大抓镇域经济和园区经济,并开展考核评价,以此激发干部群众创新创业的激情干劲,推动玉溪经济上台阶,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群众增收、干部成长的多方共赢目的。
时值年中,“抓经济促发展”工作的成效如何?进展怎样?有哪些特色亮点?带着问题,一起走进玉溪市红塔区北城街道、高仓街道、春和街道一探究竟。
北城街道:“三个专班”协同推进经济发展
“这几天,让我高兴的是,恩捷的锂电池隔离膜生产线建设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正在进行外接电路招投标,厂房建设预计7月份就可以完成,10月份可以投入生产了。”抓经济促发展任务重,一路艰辛劳累,但眼见努力的收获,红塔区北城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松林的目光中仍透着勇毅和乐观。
(红塔区北城街道刺桐关社区1组黑山羊养殖基地。郭洋成摄)
陈松林说,该项目的年产锂电池隔离膜可达16亿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属重点新兴产业项目,推动了红塔区的产业多元化发展,拓宽了街道的财源渠道。
不仅如此,今年来,北城街道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智能化迈进,一季度,评定认证区级现代化农业基地9家,目前上报市级参与基地评定28家,排名全区第一,涉及鲜花业、蔬菜业、畜牧业。“农业基地认定很重要,有利于壮大农业产业,带动辖区群众的就业和增收,这也是农业大镇的特色和优势。”陈松林说。
(红塔区北城街道高古楼。管丽佳摄)
北城街道自古便有“滇中商业码头”的美誉,具有先天优势,地理位置优越,距玉溪市中心城区8公里,距省城昆明80公里,213国道、昆玉铁路、昆玉高速、晋红高速穿境而过,是玉溪市的北大门。
“这个先天优势为各类客商投资兴业、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土地要素保障,为财源培植奠定了坚实基础。”陈松林说,目前,依托玉昆钢铁集团及其产业链打造的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式提高产业附加值和产品竞争力,为下步打造“红塔钢谷”、玉昆轴承厂、顺尚和工贸奠定产业基础,从而稳固了街道的财源。
(红塔区北城街道大石板社区2组通明养殖基地一角。郭洋成摄)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坚持“项目为王”,目前,已谋划储备古城社区四季花海旅游项目、古城社区瓶(桶)装水加工项目、古城田和加油站、刺桐关服务区二期、晟昊达制造公司基质盆及周转筐制造等12个项目,支撑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同时谋划储备了一批高原特色农业项目。
陈松林说,取得这些成绩,这得益于“三个专班”工作机制的作用发挥,即年初组建的固定资产投资及市场主体培育、农业经济、财税工作“三个专班”,明确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一套人马围着一个项目转,项目时刻有人追,协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红塔区北城街道莲池社区兔业养殖基地。郭洋成摄)
“街道工作很多很累,除了抓经济,宗教治理任务也很重,大家的精神状态虽然很疲劳,但都在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做好。”陈松林深说,绩效考核中,一季度实现了“开门红”,二季度实现任务过半,三四季度要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高仓街道:做好服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玉溪市常乐温泉度假酒店二期建设项目,是一期项目的补充,旨在完善酒店功能,利用优越的区域环境,将山、水、建筑融为一体,打造“自然的、生态的、健康的、休闲的省级会议接待中心”。
“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即将进入装修。”红塔区高仓街道党工委书记龙川阳说,将做好相关服务,协助建设方加快装修进度,促进项目尽早开门营业。
(玉溪恩捷新材料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张梦森摄)
建成后,将是融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保健于一体的温泉休闲度假康养目的地,有温泉体验、度假客房、汤院客房、室外星空草坪、森林及果蔬采摘体验等特色休闲项目,形成“温泉+”经营模式。
“未来,可以与红塔区出水口公园、聂耳音乐广场、红塔集团工业旅游等旅游打卡点结合,开辟旅游线路,促进旅游市场繁荣发展。”龙川阳说。
(玉溪恩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6万平米锂电池隔膜项目办公大楼竣工。张梦森摄)
同样,在固定投资方面,高仓街道加快推进数控机床厂、玉山城和园二期、玉溪汽车综合交易园一期、滇雪油脂科技创新研发中心、机场高速高仓段、滇中引水排山段、高仓社区充电综合服务站等项目建设,已建成367座密闭式热泵电能烤房,是云南省第一家实现全电烘烤的绿色示范村。
(红塔区高仓街道农业基地一角。张克涛摄)
同时,梁王坝加油站项目有序推进中,天山化工在谈项目招引和十二中路用地手续办理,协调对接凤凰山片区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落地,龙树片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在争取实施中。
在服务企业及“四上”企业培育方面,高仓街道重点纳税企业有16户,其中500万以上纳税企业3户,今年1月升规企业6家,实有“四上”企业63户,比上年同期增14%,拟纳规纳限重点企业5户,目前已纳规3家。
(红塔区高仓街道花卉农业基地。张克涛摄)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中,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夯实,粮、烟、菜、药、果、花、畜健康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两个片区共8000亩,认定紫玉花卉等市级农业产业基地4个、松园等区级农业产业基地11个,净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
(红塔区高仓街道花卉农业基地。张克涛摄)
春和街道:立下“保五争三”的方向目标
在春和街道黑村社区,现代高效樱桃番茄种植基地,一期69亩高端温室大棚内的樱桃番茄已挂果,长势喜人,预计8月份就可采摘。二期准备动工,该项目总投资3100万元,20年租期总收益约2460万元,其中土地租金约为1219万元,农业设施租金为1241万元。
(红塔区春和街道孙井草莓基地。郑婷予摄)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勇算了一笔帐:“除去社区集体投资的700万元成本,收益比传统租地模式提高541万元,还为集体留下了固定资产。实现了资源、资产、资金保值增值。项目投产后,可吸纳长期劳动力100余人,每年为群众增收超360万元。”
(红塔区春和街道现代蓝莓种植基地。红塔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红塔区春和街道现代蓝莓种植基地。余加高摄)
在刘总旗社区,现代蓝莓种植项目基地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大棚钢架已完工,正在做地膜。建成后,能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产业项目的示范效应,联农带农、促农增收,拓宽群众致富渠道。
(红塔区春和街道南箐坝公园。红塔区融媒体中心李再冉摄)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南箐坝公园被列入城市入口景观公园项目,一个服务居民和游客的城市公园,总投资近700万元,目前,公园绿化施工基本结束,准备投入使用。
(红塔区春和街道南箐坝公园一角。郭雨晨摄)
围绕“一县一业”示范核心区建设要求,春和街道引进玉溪兰花协会兰花产业园进入王大户社区,打造春和兰花栽培产业园区,推进兰花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投资7000万,带动周边300多人就业,2023年实现产值1.5亿,实现销售6000万元,培养优良品种30万株。
(红塔区春和兰花栽培产业园区。郑婷予摄)
目前,园区种植面积共85亩,种植上百种国兰,成功打造了红塔宝石、红塔霞光、红塔秋韵等以红塔命名的国兰品种,其中,红塔宝石单品创造了上亿元产值。“这是街道善于瞄准时机,依托产业带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成功项目。”李勇说。
(红塔区春和兰花栽培产业园。余加高摄)
据了解,春和街道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5亿元,同比增长16.80%,增速全区排名第6、绝对数全区排名第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3亿元;企业净增224户,升规纳规完成27户、退库7户;市级农业基地6个、区级19个,被玉溪市委、市政府授予“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先进集体”称号。
(红塔区春和街道农业基地全锦花卉。郑诗摄)
李勇介绍,今年,春和街道已申报市级农业基地24个,可申报总基地数73个,计划申报省级基地7个,基地转化为“四上企业”9户。“年末,申报的基地数量有望在全市排名第一。”
(红塔区春和街道花卉基地。郑婷予摄)
“目前,围绕抓经济促发展,干部职工都思路清晰,分得清重要性和重点性,激情高涨,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彰显。”李勇表示,今年考核评价中要“保五争三”,这是方向和目标。(歹永聪)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