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四方的贵客哟,请喝一杯苗家祝福酒,苗家的美酒敬给领导喝,苗家的美酒敬给朋友喝……”
6月29日,云南省安宁市作家协会“送进去带出来”文学志愿服务活动在前期充分准备和精心策划下正式启动。来自昆明安宁市、昆钢公司的20余名作家,以及闻讯而来的画家、书法家,在欢快的苗语《敬酒歌》中,走进昆明最西端——安宁市禄脿街道密马龙村,开展主题宣讲、书籍书画捐赠、密马龙主题作品朗诵以及文学创作采风等系列活动。
密马龙村属于典型的云南多民族聚居村落,苗族居多,有人口76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7个120人。这里风光秀美、民风淳朴,至今苗族村落仍保留着独特的习俗和服饰,每到“花山节”,苗乡同胞载歌载舞,开展斗牛、农民运动会等活动,民族文化底蕴非常浓厚。
当天,安宁市作协“送进去带出来”文学志愿服务活动在民族风情浓郁的苗寨大门口启动。密马龙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晓芳介绍了密马龙村概况,以及苗寨从落后到富裕的发展过程;指出密马龙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能够走出大山,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希望下一步能与安宁市作协密切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努力把密马龙文化更好地宣扬出去。
安宁市作协副主席顾沉介绍了本协会“送进来带出去”文学志愿服务项目的缘起和概况。中国作协从2020年发起全国范围内“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项目扶持工作”,几年来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乡村振兴、文化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累累硕果。今年3月份,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公布了2024年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扶持项目名单,其中,由安宁市作家协会申报,中国冶金作家协会推荐的“送进来带出去”文学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入选,这也是云南省入选的两个项目之一,对于安宁市作协来说,是荣誉也是挑战。
“送进来带出去”文学志愿服务项目聚焦云南多民族地区文化特色,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项目实施,组织志愿队伍深入云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让少数民族群体更好地了解深厚的中国文化。同时把握好民族与世界的关系,巩固“双向奔赴”模式,深挖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把民族文化的精神要义和时代价值提炼出来、展现出来、推广出去,促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和各民族团结,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在作协成员、禄脿街道文联代表以及苗乡同胞的共同见证下,服务活动在寨门前举行了安宁市作协“送进去带出来”文学志愿服务活动密马龙联系点授牌仪式,以及文学杂志和书籍捐赠仪式。在苗族姑娘热情洋溢的敬酒歌中,志愿者一行喝了“拦门酒”、跨进村寨大门,在街道文联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密马龙民族团结进步馆、“花山节”主会场、禄裱老街、古老的清风桥以及历史悠久的张家大院,感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安宁市作协主席琚建波、副主席刘生婷结合文学志愿服务主题和各民族团结一家亲思想进行宣讲诠释;马文婧、赵运祥等作家朗诵了曾发表于《民族时报》《中国农村杂志社》等刊物上关于密马龙的散文、诗歌作品,抒发对苗乡巨变的感慨。
云南省著名画家、安宁市作协名誉主席余松涛对本次文学志愿服务活动提出建议。他强调,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的百花园里是最为独特的,作家的笔触要多放到少数民族地区。密马龙文化随着芦笙悠悠而流传,从贫穷落后到美丽富裕,歌声抒发的感情也不一样,希望作家们多多体验生活,深度挖掘、写出精品,把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升到新的高度。
安宁市作协主席琚建波在总结本次活动时提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多民族文化是我们的骄傲,作协的服务项目目的就是把文化新思想带进去,接下来作家们要通过自己的文章,不仅讴歌少数民族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要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更多地把笔墨体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成效成果方面,以文字的力量推动文化传承,树牢文化自信。(顾沉 浦恩旭)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