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安宁市第一小学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时间:2024-06-2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贾建荣

“要根据画纸剪,先剪里面的细节,再剪外框,剪刀拿稳,慢慢剪……”“将纸对折,开口朝右,沿着画好的线慢慢剪……”剪纸课堂上,乐趣横生,惊喜不断。云南理工职业学院轨道交通学院非遗传承人黄文庆正耐心讲解如何设计、折纸及画图,并手把手教孩子们剪出自己喜爱的花样。

“这是我剪的花朵,你闻!香香的,蜜蜂会来采花蜜!”“黄老师您看!我剪的蝴蝶多美!”初次接触剪纸的孩子们,兴趣盎然地用剪刀“剪”出多彩童年。

这堂课是安宁市第一小学近期开展的以“纸韵飞扬,劳动之美”为主题的非遗剪纸进校园活动。在黄文庆的指导下,孩子们不断尝试,一张张剪纸作品在指尖“绽放”。一堂课下来,一年级4班的学生孙梓涵觉得“很有成就感”,“通过体验剪纸,我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对非遗有了更多了解,今后我想继续学习剪纸”。

“非遗剪纸进校园活动,让参与的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民间剪纸文化,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非遗、热爱非遗,树立起保护非遗、传承非遗意识,用审美启蒙丰富生活、启迪智慧。”一年级4班老师韩永萍表示。

近年来,安宁市第一小学以“五育并举”为总体方针,秉承“精彩教育奠基出彩人生”的办学理念,以学生快乐成长为工作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剪纸这一中国传统技艺入手,将剪纸艺术与校本课程有机融合。

通过课程中引入剪纸艺术课程,把学校、家庭、户外三大学习空间贯穿起来,采用校内授课与校外练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剪纸艺术的特色文化融于课堂课程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做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切身感受到剪纸艺术的奇妙。巧妙地引导学生将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想到的,通过灵巧的双手剪出来,让学生在学中做、学中练、学中悟,在充盈课程体验的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安宁市第一小学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不仅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学生的课外体验项目,还提升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让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种植在少年儿童心中,培育出小小“传承人”,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贾建荣 安宁市第一小学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