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市:县域旅游勾勒文旅发展新格局

时间:2024-06-17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戴铮

今年端午节延续“五一”火热的消费态势,面向小城的各种深度“下沉”游、体验游、文化游,再次成为不少人选择的旅行方式。“小众游”快速发展背后,是交通基建的不断完善,让四、五线小城与都市的距离越来越“短”,县域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消费增长点,正成为一些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云南省普洱市凭借“药食同源”的百草根美食节、“烟火普洱 小城故事”集市周末游活动营造了茶山青、咖啡醇的“新中式”休闲独特文化氛围,成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实现了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

创新模式 激活县域旅游新动能

近年来,普洱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施策,县域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普洱市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积极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以“全域旅游”为载体,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与农业、文化、生态等深度融合。在宁洱县同心镇那柯里村,这一举措得到了生动体现。

那柯里村依托“历史遗存、自然风光、民族风情、非遗传承”等资源,以茶为源、以道为始、以民为本,着力打造“产业聚集、文化多元、乡愁浓郁、特色彰显”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宁洱·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通过旅游景区打造,那柯里村实现了从贫困村落到全国非遗旅游景区的华丽转身,成为普洱市县域旅游提质增效的典范。

精准施策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为保证外地游客县域旅游出行质量,普洱市下足功夫,加大了对交通、住宿、餐饮等领域的投入,建设了一批高品质的旅游设施。通过引入智慧旅游系统,实现了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提高了旅游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旅游体验。

在普洱的各大景区,智慧旅游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景迈山古茶林景区通过与华为合作,持续推进“数字景迈”建设,已经在园区综合安防管理、文物保护监测、管理运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在这里,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古茶树的详细信息,了解古茶树的年龄、树高、树冠等信息。同时,景区还引入了“古茶树植护档案系统”,通过科技手段对古茶树进行保护和监测。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为古茶树的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舒适、舒心、友好的旅游环境是开展县域旅游的基础,普洱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加强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加强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普洱市为游客营造了一个优美、舒适、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形象。

深化融合 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普洱市在推进县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注重深化文化产业融合,丰富旅游产品供给。通过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农业、生态等深度融合,普洱市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今年4月,普洱市成功举办了“2024普洱第一届又见茶马古道行”活动。该活动以茶马古道文化为主题,通过文化交流分享会、茶马古道徒步、古茶园体验等活动,让游客们深入了解了普洱茶马古道的历史和文化。在活动中,游客们走进思茅区茶马古道旅游景区、宁洱县同心镇那柯里等地,重温古道传奇、聆听马帮故事。游客不仅欣赏到了茶马古道的美景,还亲身体验了采茶、制茶等非遗技艺。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模式,为普洱的县域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普洱市还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推出了茶园观光、农产品采摘、农家乐等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在体验农耕文化的同时,也品尝到了地道的普洱美食。

加强监管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在推动县域旅游发展的同时,普洱市也加强了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通过建立旅游综合监管机制、加强旅游执法力度、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等措施,普洱市有效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保障了游客的合法权益。

通过提质增效打造县域旅游新格局的生动实践,普洱市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未来,普洱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守护好云南旅游金字招牌贡献普洱力量。(戴铮)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