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你哪里不舒服么?”在昌吉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里,一位护士正手指一张张护患沟通卡,让躺在病床上的大伯指需求,“有点冷是吧,我帮你盖上被子,这样有没有好一点。今天还想不想吐?”护士又手指一张图片说道。大伯看着图片轻轻地摇了摇头。护士随后竖起大拇指说:“今天恢复很不错,继续加油哈,争取早日出院。”听到护士的话,大伯眼里露出了一丝喜悦。
其实,像这样的暖心场景在重症医学科时刻上演。大家都知道,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里收治的大多是一些危重患者,他们有的因为治疗需要全身插满管子,让他们“有口难言”,无法向医护人员表达自己的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解决与重症失语患者的沟通难题,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各种方法。她们从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最常用的患者需求,如找医生、换药、吃饭、喝水、有点冷等,以简单图文形式表达,印制成一张张“护患沟通卡”,同时还配有双语,也有效的解决了语言不通的问题。患者无需说话,只用点头或指示来表达需求和感受,这种方式对于语言表达受限的患者来说,帮助是巨大的。同时,她们还发现玩具“尖叫球”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辅助工具,当患者需要引起护士注意或者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可以通过挤压尖叫球发出声音,既能让患者保持积极情绪,又能确保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状况。
患者银先生,今年53岁,以“心脏停搏复苏成功”为诊断入科,入科后给予呼吸机持续辅助呼吸长达17天,在拔除气管插管后出现了发音沙哑,有痛感,暂时不能言语。一天下午,正在值班的护士曹亚旭发现银先生面露难色,眼神投来了求助的目光,曹亚旭护士立即拿来“护患沟通卡”,“叔叔,您有哪里不舒服?想喝水?还是上厕所?您对着这个卡片指一下就行!”看到“喝水”的卡片,银先生激动的指了指,曹亚旭立即会意,送上热水。银先生的需求被解决,脸上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简单实用小工具,破解了护患沟通障碍。“让患者轻松提需求,护理人员‘秒懂’,是负责任的体现。”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温芳表示,医护患的沟通很重要,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护理人员必须重视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方法,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高效的护理服务。
健康所系,生命所托。昌吉市人民医院护理团队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加大护理队伍建设力度,提升护理品质,改进患者就医体验。以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优质护理,对接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健康需求,确保始终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杨慧、曹亚旭)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