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思茅区:银龄助力文化传承“有实招”

时间:2024-05-2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冯盛雪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委老干部局充分发挥老干部熟悉、热爱茶城红色文化和历史传统文化的优势,多领域搭建平台,创新工作载体,引导老干部在文化传承发展上献智出力,贡献“银发力量”。

(银发讲解员宣讲)

助力红色基因“活起来”。用好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创新活动方式,组织广大老党员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在何宏年烈士牺牲地前重温入党誓词、关山大榕树红色革命基地聆听党课,积极打造“1+7+N”银发志愿服务矩阵,即1个区级离退休干部党建联盟、7类“茶城银发先锋服务团”和N个“离退休干部红帆驿站”,“茶城银发志愿讲解团”现场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银发志愿讲解员李云原是普洱市公安局思茅分局法治宣传部门的民警,退休后他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始终为法治宣传、家风家训、红色基因传承、民族团结等宣传宣讲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构建社会和谐不断注入正能量。“每次只要学校或者社区需要我们协助开展法治宣讲时,我们都会请退休的李老前去宣讲,因为他在这方面很有优势。”思茅区公安局政工室的张姐说。

(非遗达人献手艺)

助力非遗传承“潮起来”。思茅区老年大学有一批非遗传承“银发达人”,多位“银发达人”在市级非遗传承人、老年大学非遗传承剪纸班的老师闵惠萍的带领下,了解非遗剪纸文化,学习非遗剪纸技艺,创作了《火影》《清廉》等大量剪纸作品,让剪纸技艺传到群众身边,传遍学校、乡村。为让非遗文化代代相传,老干部们还经常到基层进行现场教学。在普洱学院、在侨胞之家、在戴家巷……“闵姐,下次你来教我们剪天民街的样子,我要剪一幅给我在外地的妹妹,她多年没有回来了。”戴家巷的向阿姨说。

(老年大学学员助力文化旅游)

助力文化旅游“热起来”。在景区、老街、茶马古道等普洱具有代表性的文旅目的地,活跃着一群“学生”,她们都是思茅区老年大学的在校学员,她们在一次次义务“导游解说”中持续讲好本土故事、红色故事,为普洱文化旅游增添新活力。同时,老年大学的书法班、国画班、旗袍班等还积极参与到一些节假日的文旅活动中,或是在市民文化节中展演,或是助力各乡镇筹办的有特色的节庆活动,或是在石龙路主题街区活动中提笔挥墨,类似这样的活动,老年大学的银发志愿者们每年都要开展至少20场次,此外。志愿服务队还注重挖掘队员所长,将本土文化带入舞蹈中,让游客、群众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我家以前就住在天民街,今天在街口看到老干部们的表演,回忆一下子涌入心头,感觉自己又回到小时候,拿着小凳子来看表演,在这找到了家……”来自陕西的游客韩女士说。(冯盛雪 思茅区委老干部局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