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飞豹:一场跨越二十二年的行走

时间:2024-05-27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从三国时期诸葛亮西征七擒孟获,到元朝马可·波罗在云南的探访,从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多次深入云南,再到20世纪初以约瑟夫·洛克为代表的探险家、植物猎人的纷至沓来,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逐渐被世界所熟知……

数个世纪以来,云南因大山的阻隔,尘封在西南边境一隅。当代,这个充满神奇和未知的秘境,被喜欢猎奇的都市人描绘成骑着大象上班去的世界。

攀登了全球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极、穿越了撒哈拉、并造访过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探险家金飞豹的家乡就在云南。“这里确实是一个神奇的所在,是一块全球最适合开展户外探险活动的热土,在这块神奇的大地上,怒江又是最具户外探险禀赋的地方,它位于亚洲水塔——三江并流核心区、境内的江河湖泊保留着最原始的状态、动植物种资源丰富,享有‘自然地貌博物馆、生物物种基因库、人类文明处女地、民族文化大观园’等美誉。”

适逢中国(云南)探险旅游发展大会在怒江召开之际,作为本次大会的特邀嘉宾,金飞豹在奔赴怒江,与来自全国探险界的同道中人欢聚一堂的同时,也与大家分享近二十多年来自己与怒江的故事。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金飞豹在云南参与创办了中国民间第一个登山探险组织——昆明登山探险协会,后期又于1995年成立了云南探险娱乐旅行社。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开始关注怒江的户外探险资源。

“2000年,我应邀到当地实地考察了兰坪老君山罗古箐——大羊场的徒步路线。从此,开启了对怒江长达二十四载的长情守候。”金飞豹说。

这条丹霞地貌显著、普米族风情浓郁的徒步探险线路,经过金飞豹在户外圈的推荐,迅速成了全国徒步爱好者竞相前往打卡的户外旅行目的地。为了方便更多的户外爱好者前往旅行,当地政府斥资在勘定的徒步线路基础上,修建了配套的步道、观景台、护栏和栈桥。

2015年7月,罗古箐-大羊场23.8公里的徒步登山步道全面贯通,并对户外爱好者和当地群众正式开放。后期,当地政府还组织了越野挑战赛、群众登山徒步等活动。如今,这条步道已经成了当地一道靓丽的景观。

罗古箐村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镇德胜村委会下辖村,2014年9月,在国家民委发布的关于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中,被作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予以命名挂牌。为了迎接八方来宾,当地政府对该村做了改造,村里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村民家门口的道路修葺一新,村里有近二十多户人家做了民宿方面的改造。

年逾古稀的普米族老人和国诚家很早就为当地登山、徒步旅游做好了准备,家里除了专门辟出最好的房间,做成客房外,还针对登山、徒步爱好者的口味,开发了独具当地特色的普米族烧烤,坐在他家的小院里,就能美滋滋地吃上风味独到的烤土猪肉、烤苞谷、烤洋芋,而这些美食均源于当地村民生态养殖的农产品。

在村民眼里,罗古箐-大羊场的登山步道就是一条致富路。村民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罗古箐里藏着绝世的美景。每年农历五月初,附近的各族青年男女相约来到这里对歌跳舞、谈情说爱,天长日久,这里便有了一个浪漫的别称“情人坝”。两棵直插云霄的千年冷杉,是这里的地标。古树盘根错节,相互依偎,当地人赋予他们一个浪漫的名字“情人树”。

情人坝的情人树不止这一对,不同树种两两相依,枝缠叶绕,奇特的自然景观为“情人坝”做了最好的注解。自从2004年5月22日这里组织举办了首届“东方情人节──普米族万人情歌盛会”之后,这个活动每年都如期举办,不少青年男女在“情人树”下私定终生。

“2022年岁末,在兰坪县文化和旅游局的热情邀约下,我带领团队重走了罗古箐-大羊场徒步线路。阔别二十多年后,再次踏上当年走过的征途,不同的是,当年老乡采药的小径,已经被宽敞的石板路替代。蒙蒙的雨雾之中,高山牧场幻化着背景,远处的森林和草甸,时而清晰,时而朦胧,时而完全隐匿在如梦似幻的雾霭之中。近处的牛、马漫不经心地啃食着草甸上的绿叶,悠长的牛铃声在山谷中回荡着。漫步其间,感觉时间也放慢了脚步。”金飞豹表示。

朝着峡谷深处走去,便来到了“母亲树”身边。“母亲树”的神奇在于,树身上隆起的部分和女性的乳房十分相似,加之这棵雪杉高耸入云,是当地老乡心目中的神树,所以为了表达自己对这块土地养育之恩的谢意,大家每逢路过此地,都要来祭拜一下“母亲树”。

峡谷里潮湿的环境,让青石铺就的步道长满了翠绿的苔藓,好莱坞大片《阿凡达》里用数字模拟的潘多拉幽谷,在这些苍翠欲滴的实景面前,简直经不起推敲。不仅路面如此,峡谷里裸露的块状岩石上大多长满了苔藓和多肉植物,每一处都可以和大师级的盆景一较高下,植物品种之多,让人惊叹。

罗古箐,不仅生态资源丰富,还是丹霞地貌的杰出代表。游走其间,无论是耸立两旁壁立千仞的崖壁,还是溪流上的石滩,都呈现出一种极有质感的赭红色。“在满眼苍翠的峡谷中,这一抹红,红得摄人心魄,红得那么有灵性,让我们的每一次凝视都变成了与大自然真诚的对话。”金飞豹感慨。

在罗古箐-大羊场的步道上,大自然利用自己的鬼斧神工,在这块丹霞地貌上雕琢出了太多堪称上乘的作品,当地老百姓依据石头的造型,为这些嶙峋怪石起了很多好听的名字,琴键石、千龟拜寿、野象谷、金蟾望月,而行走其间的游人也可以依据自己的想象,在峰回路转之间,为这些石头命名,这种两两相望的凝视中,这些山与石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步道沿途的山峰,既有华山的险、又有黄山的秀,只是可叹这道独特的风景一直藏在深闺无人识别。

“也许正是因为游客稀少,让我们漫步其间才尊享了这份与天地、自然对话的宁静,我们徒步穿越的两天行程中,有幸在山谷里的原始森林中小住了一夜。12小时沉沉睡去,竟然丝毫没有觉察到一夜的风雨,只是第二天从帐篷中钻出来的时候,隔壁小哥的帐篷俨然成了‘冲锋舟’,飘在了水面上。”金飞豹回忆道,“在我有记忆的岁月中,从来没有哪一天睡得那么沉、那么香、那么让人印象深刻,一觉醒来感觉不仅‘满血复活’,而且元气爆棚,也许这就是森林里负氧离子的神奇功效。”

那天,把帐篷睡袋收拾齐整,负责后勤的队员已经做好了热气腾腾的排骨粥,金飞豹和大家一起围坐在篝火旁,喝着香气扑鼻的热粥,一夜沉积在身上的寒气也被瞬间驱散。“经过这一夜的完美休整,第二天的登山只能用青云直上来形容,当我们爬到山脊时,天空放晴,被劲风吹散的云朵犹如利爪扯碎的棉絮,在我们头顶急速掠过,就在我们敞开衣襟,准备感受一下这难得的阳光浴的时候,滚滚乌云挟裹着豆大的雨滴向我们袭来。一瞬间,所有人都被淋成了落汤鸡。”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在云南户外探险、徒步登山必须面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状况,对此金飞豹已经习以为常。“下山时,我们时而穿行在云雾之中享受着腾云驾雾的快意,时而又顶着瓢泼大雨承受着凄风苦雨的飘零,当大家走出箐口,来到高山牧场时,天边飘过七彩祥云。附近的农舍已升起袅袅炊烟,鸡犬之声相闻,一派安静祥和的氛围。而远处层峦叠嶂的群山,在日渐偏西的落日中,由金变红,由红变紫,渐渐成为一抹黛色,此时天地融为一体,万物归于寂静。”

罗古箐的穿越叫人有些意犹未尽,没有漫长得让人受不了的长途跋涉,尽管第二天的行程,因寒流来袭,让金飞豹在风雨中艰难跋涉了三个多小时,走出箐口的刹那,雨过天晴、彩虹高悬,他的内心中瞬间产生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洒脱。“在荒野中行走,充满了人生的各种隐喻,正是在这样的攀登与行走中,才有机会检视自己的过往,与心对话,也许这就是户外探险、徒步登山活动吸引我们的地方。”

那次徒步穿越之后,金飞豹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些提升步道的建议: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如果能在五彩缤纷的植物前做一些科普的标注,那么整个徒步区域就是一个规模空前的自然博物馆,这样,在步道上开展的徒步活动,就不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打卡式旅行。透过这些注脚,徒步行者与周遭的动植物产生了联系,因为了解,大家才能更加热爱这片土地,也才能更好地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中。

按照这样的思路,像罗古箐这样的生态资源宝库,能为世人展示的东西就太多了,徜徉在这样一个有故事的环境中,无论是生物猎奇、科普探险,还是人文研学、亲子互动,都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秘境百马组委会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