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围绕平安社区建设积极发言……”4月25日,一场以“院坝协商促和谐 平安村社共推进”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在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竹基镇淑基社区举行。
有着360多年历史的淑基村,是清代历史文化名人、“岳阳楼长联”作者窦垿的故里,这里风景秀丽、人文荟萃,有着悠久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淑基村充分挖掘窦氏“孝、悌、忠、信”文化精髓,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并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走出了一条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路子。2021年,淑基入选第二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然而,对于一个新成立的社区,经过调研组走访了解发现,淑基社区还面临着新时期基层治理的一些痛点、堵点和难点,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土地纠纷、财产纠纷等问题可能诱发一些不和谐不可控的后果。
“院坝协商”过程中,主持人详细介绍了淑基社区协商议题的背景和基本情况,与会人员围绕协商主题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窦氏家族重学重教,应该多发挥我们的文化底蕴,积极开展道德讲堂等活动,通过开会讨论、争论和辩论,把陈规陋习、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乡贤代表和群众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由“听会”变成“说事”,积极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淑基出谋划策。
“我认为,要建设平安和谐文明村社,就要提高群众收入,因此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职业培训,提高转移就业率……”社保中心负责人说。“有些老百姓不怎么懂法,今天我给大家普及一下,遇到矛盾纠纷,我们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如果实在调解不了,在关键时刻就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师宗县司法局负责人认真细致地向大家进行普法宣传。
随着协商讨论的深入,一个个“金点子”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助推淑基平安、文明、和谐村社建设的“良方”。最终,会议达成一致共识:深入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动派出所民警、村组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逐户开展排查工作,在田间地头、群众家中,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网格员等召开“板凳会”,以解民忧为目的,让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调矛盾纠纷,严防“小纠纷”转化为“大事件”;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各村网格微信群,不定时推送命案防控普法链接让群众“指尖学法”,运用“应急广播”大喇叭播放命案防控等普法音频,让法治声音常在,线下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和入户普法宣传,切实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依托窦垿故里文化优势,传承发扬窦氏优良家风,借力“一约两会三堂”,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激发群众积极参与命案防控的热情,形成“有事大家说,治理大家做”的共商、共管、共治好局面……
“参加政协组织的院坝会,干部们贴近群众,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大家坐在一起商量村里的大事小事,凝聚各方力量,解决村寨发展难题,太有意义了!”参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很喜欢参加院坝协商活动,也会全力督促好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推动院坝协商真正出实效。(路文清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