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元阳县:特色课程结硕果 七彩童年绽笑颜

时间:2024-04-25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王宗林 杜浩楠 姚敏

“钟奶奶,你们又来给我们上课了呀,上次的农耕课堂我还想再上一次。”在元阳县南沙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同学们一眼就认出了这位身着红马褂的“钟奶奶”,高兴地跳了起来。

近年来,元阳县58名富有经验、热爱教育的退休老干部,走进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南沙镇中心小学,开设民族文化传承班,教授哈尼古歌,哈尼乐作舞、民族刺绣、劳动实践等各类深受学生喜爱的特色课程。在丰富“一老一小”生活的同时,让同学们在繁忙的学习中收获别样幸福。

“银发教师”进校传承民族基因

“左手拿秧苗,右手插秧。从掌心朝向秧苗竖着将秧苗的根朝下插入泥土中。”在南沙镇中心小学劳动课上,“银发教师”们站在水田里面向学生进行插秧理论教学和示范。几名跃跃欲试的同学领取秧苗后学着“银发教师”的样子将手中的秧苗插进田里。在实践体验中积累农事劳动经验,传承农耕文化。

学校“哈尼小然谷”民族文化传承班上,“银发教师”罗们妹讲授“哈尼哈巴”课程,教学生唱《四季生产调》《哈尼阿培聪坡坡》《梯田的起源》等“哈尼古歌”,讲授歌曲创作背后的哈尼族古代社会生产劳动、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故事,让学校的特色课堂“活”起来。

“银发教师”与“稚子”合作编排民族舞蹈;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们一起制作哈尼族服饰手抄报;在民族刺绣传承班上,教授民族刺绣技艺……58名退休干部组成志愿服务队,在学校内开展涵盖知识学习、文体艺术、民族文化等20多种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项目。退休干部的到来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也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生们的课堂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味”了。       

用爱陪伴让留守不孤单

在南沙镇中心小学,放学后,许多留守儿童会聚集在留守儿童之家。“银发教师”们会在这里教授孩子绘画、唱歌,有时候会带着同学们打篮球、打乒乓球,有时候陪同学们看书或者玩玩具……在“银发教师”们的陪伴下,同学们开心地度过下午6点以前的时光。

除此之外,元阳县委老干部局局长孔玉华会经常带着“银发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谈心,让大家畅所欲言。借助学校“百花齐放”的兴趣课,“银发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们如何运笔、如何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让学生们在墨香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们发挥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世界,让学生们在色彩中找到了艺术的乐趣;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提升写作能力;用美妙的歌声让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也激发了学生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思政课上,老干部们还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学生们讲述红色故事,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温暖精彩的课堂,不仅为留守儿童们带来最需要的关怀与陪伴,还让同学们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更多知识,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体现了老干部们宝贵的价值,让他们老有所为。

南沙镇中心小学校长高红芬介绍,学校共有324名留守儿童,元阳县老干部们通过将特色课程融入到了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中,让原本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也让同学们得到了温暖贴心的陪伴。

“暖阳”护航同学们健康成长

在一年一度的敬老节上,“银发教师”收到一张爱意满满的贺卡。南沙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用稚嫩的手、真情的笔,在洁白的画纸上,画出爷爷奶奶最美的样子,传达着对爷爷奶奶浓浓的爱,这些贺卡,戳中了“银发教师”的泪点。

孔玉华说,每次看到这些贺卡照片,内心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种“反哺”,证明了“银发教师”进校园开展特色课堂成果显著,这些离退休干部们,用心中的那一缕暖阳时刻温暖着同学们。

清明节,“银发教师”带着同学们去烈士陵园,讲红色革命故事。六一儿童节,元阳县关工委都会组织“银发教师”开展游园等丰富的课外活动。每个重大节日,学校都活跃着一群“银发教师”,他们或座谈、或聊天、或讲故事,他们用爱陪伴着孩子,让同学们快乐成长。

近年来,元阳县还倡导老干部和青年人才组成“编外教师”深入校园,以自身专业和技能,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通过联合授课的方式,拓展青少年德育美育教学,让更多的未成年人共享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和成果,让孩子们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文化、科技、法律、常识、劳动成为青少年群体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同学们在特色课堂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实现个人最优发展。(王宗林 杜浩楠 姚敏)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