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老年大学以争创省级示范老年大学为目标,不断满足老干部多元化学习需求,努力把老年大学建设成老有所学的课堂、老有所乐的舞台、老有所为的阵地,取得了一定成效。
7个乡镇(街道)已成立老年大学分校,27个村(社区)成立老年大学分教学点,累计结业学员达上千余人次,学员作品和各类教学成果在市、区参展演出,全区老干部教育事业不断提升。
提升站位优环境。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年听取老干部教育开展情况汇报,区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定期深入学校调研指导老年大学工作,区委老干部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将老年大学工作纳入组织工作和老干部工作同安排同部署。近年来,区财政投入新建了集学习办公、娱乐健身、室外运动于一体的教学大楼,总建筑面积近3400㎡,拥有多功能教室9间、会议室2间,配有球类活动室、健身房、音乐室、舞蹈室、演艺厅、阅览室等室内场所。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又先后投入资金用于提升宽带网速、更新教学电脑及网络服务器、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得到了改造升级,基本实现了办学现代化。
严格把关优教学。把好选聘关,通过多渠道走访考察,选聘了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乐于为老干部教育事业奉献的教师队伍。把好培养关,每年选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任课老师素质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每学期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并对开设课程进行教学评估,采用教学成果展示、学员满意度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期末综合评价。满足多元需求开班设课。既开设适合身心健康的形体舞等课程,又开设非遗剪纸、旗袍等特色课程,极大地满足了老干部的需求。65岁的李阿姨,报名的是老年大学的旗袍班,“内增素养 外塑形象”李阿姨以此来表达上课的感受,“学习旗袍走秀,不仅给我带来了体态步态、形体上的变化,也让我变得自信。”李阿姨说,“更重要的是,我在老年大学找到了自己的园地,我现在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快乐”。与李阿姨同岁的高爷爷说,“来老年大学的我学会了用微信和远在外地的孙孙视频,我想他们就可以视频,老师还教我们不要随便转现金,我还学会了发抖音。”同时,为了丰富校园文化,老年大学定期举办文艺汇演、书画展等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成立了合唱团等校内文体社团,吸引了更多的中老年朋友前来学习。
党建引领优服务。坚持把党建与办学相结合,成立老年大学临时党总支部,将教师、学员党员全部纳入组织管理,临时党支部围绕主题教育、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每月确定活动主题、下发活动计划,设置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主动认领服务岗位,协助班级管理,为同学服好务;积极开发“课前十分钟”思政微课堂,不定期举办“时政讲座”“红色观影”等活动,邀请离退休干部讲述党史故事、红色经典,引领广大学员感党恩、跟党走。在滇运社区教学点,社区里的老年人步行就能来上课,学校也常常组织学员通过表演节目、开设讲座、等方式做志愿活动。进入老年大学以后,鲁阿姨觉得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自己不仅能写字、画画,还当上了茶城银发讲解员。鲁阿姨说:“看到他们开心,我就觉得,退休了还能为社会作贡献,我真的很高兴。”(冯盛雪 思茅区委老干部局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