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思茅区:破解“一老一小”难题托举“朝夕美好”

时间:2024-02-1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曹世健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牵动每个家庭的民生关切,“一老”连着“夕阳”,“一小”就是“朝阳”,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聚焦民生关注,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留守儿童关爱、未成年人保护等开展调研,以务实举措扩大“一老一小”领域有效供给,让主题教育真正取得实效、惠及群众。

聚焦“一老”,打造“幸福港湾”

健全保障机制。建立思茅区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人口老龄化应对措施,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思茅区养老服务设施三年专项规划(2023—2025年)》,形成工作机制、细化任务清单,压实责任,推动形成老龄工作大格局。

完善服务体系。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的“1+7+N”养老服务体系,指导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通过签约合作、与医疗机构毗邻建设等方式提供医养结合服务,规范和推广家庭养老床位、老年大学、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方式,加速思茅港镇、南屏镇和兰花社区3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不断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短板。

做实精准供给。建立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完善应急处置和评估帮扶措施,做好特殊困难老年人信息采集工作,了解掌握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和接受服务的意愿,建立探访关爱服务工作台账,精准到村(居)、到户、到人。

守护“一小”,搭好“成长阶梯”

完善关爱措施。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思茅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全区留守儿童数据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核实,建立全区129名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工作台账,动态更新留守儿童工作档案,组织民政、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工作人员入户、入校宣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加强自我保护。

丰富特色活动。先后开展“关爱儿童·呵护成长”义检活动、“小桔灯”亲子阅读系列活动、“少年儿童心向党 关爱守护伴成长”2023年暑期亲子阅读分享活动,推进“爱心妈妈巾帼志愿服务”,进村进社区开展暑期安全教育讲座,组织“爱心妈妈”在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等场所定点定时给孩子辅导作业,结合“主题党日”不定期开展“暖心微心愿”活动,为留守儿童实现心愿,引导孩子们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引入社会参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思茅区茶城家庭教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参与对留守儿童的入户走访、政策宣传等工作,专业社工逐户实地走访,详细了解其家庭、生活情况,听取诉求和实际困难,建立帮扶台账。

破题“一老一小”,擦亮幸福底色

提高保障标准。自2023年7月起,思茅区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每人每月提升至一档955元、二档477元、三档289元,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每人每月提升至一档175元、二档102元、三档57元,集中养育儿童保障标准由2022年的每人每月1990元提高到2000元,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保障标准由2022年的每人每月1290元提高到1340元。

创新引入企业。探索“共享发展伙伴+社区资源”合作方式,将社区闲置空地、空间转由“共享发展伙伴”全面承接,以服务、智慧、资源合伙,引入56家实体企业,孵化培育9个创业体、24个经营体。以“咖啡议事厅”“幼儿托育照护”“社区养老”等专业化定制服务实体化运行社区公共空间,满足宜居宜业需求,提升共治共享水平。

织密安全网格。发挥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等多元治理主体,关注“一老一小”两个重点群体,织密社会保障和服务安全网,明确专人担任儿童保护督导员、儿童主任,部门联合定期对辖区内独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进行常态化走访,切实增强“一老一小”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老人拥有幸福晚年,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曹世健 普洱市思茅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