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西山:党建“温度”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时间:2024-01-1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景薇

近年来,昆明市西山区在优化政务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探索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主动融入省、市、区发展大局大势,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引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的组织优势,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担当作为,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组织赋能实现政务服务新效能

市民陈先生想新开办1家企业,但是不知道具体需要办哪些手续。于是,他来到西山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咨询。经过详询,陈先生在现场党员志愿服务者的指导下,仅仅用了一个小时,就拿到了“热乎乎”的营业执照。“西山区政务服务效率确实提高了很多,办事大厅办理企业登记注册过程非常快。更让人感动的是,虽然每天来大厅办事的人很多,但是工作人员都会耐心细致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着想。”陈先生说,“有了这样的营商环境,增强了我们在西山区发展的信心。”

在西山区政务服务中心,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西山区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经济主体现实需求出发,紧紧围绕“践初心、聚民心”主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凝聚组织合力。紧盯“党建+责任落实”目标,抓强抓实党建核心要素,夯实组织基础、完善组织功能、拓展服务外沿,由西山区政务服务管理局探索构建局党组(主根)+机关党支部(主干)+窗口党员服务小分队、进驻中心单位党组织、街道社区便民服务站点(枝叶)的“1+N”开枝散叶型组织体系,以学习领办、活动联办、阵地同建、队伍齐抓、服务共创的形式,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同时根据党群服务中心进驻部门多、服务事项多、办事群众多的特点,西山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织负责做好环境卫生问题、不文明行为、投诉意见“三清零”服务;进驻中心单位党组织做好政策宣传、答疑解惑、事项办理“三到位”服务。

激发党员活力。在党群服务中心制定“五通”目标,建立“五化”原则,亮出“十心十意”服务承诺,并将承诺践诺情况作为年度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坚持开展正负积分评议考核制度,每季度评选“红旗窗口”,每月评选“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当先锋、作表率。注重把一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参与度、贡献率、好评率作为党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的“显示器、评价器”,通过抓典型、建案例,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当好服务企业的先锋队、解决问题的突击队、保障发展的护卫队,全员共同搭台、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的干事创业氛围。

发挥联盟动力。由政务服务管理局牵头,联合区发改局等8家机关单位组建西山区助企先锋党建联盟,树起“红色引擎 助企先锋”服务品牌,共同推进党建与服务企业实践深度融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展优势,构建“党的建设一起抓、特色活动一起做、企业困难一起帮、营商环境一起建”的党建领航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新格局。共同举办“党建联盟互动 助推企业上市”党建联盟活动,邀请专业人士为25家企业开展专项股权交易业务培训;开展“银龄康享”系列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下沉社区为老年群体提供涉老政策咨询、政务业务办理等服务帮助,不断提高老年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党建平台搭建实现政务服务无缝对接

“与之前相比真的是省时省力,特别的方便。”现场办理营业执照的商户说,“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区里可以自助打印营业执照正、副本和准予登记通知书,企业完成设立登记申请后,就可以在该台设备上打印证照,真正做到企业开办在半日到一日即可办结。”“整合云纺商业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区,不仅实现了营业执照全市通打,还达到了多部门单一自助终端功能于一体,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就近办’‘跨省通办’,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区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西山区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极力破除“多地、多窗、多次”“往返跑”堵点,优化办事流程,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和服务平台,有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建强服务主要阵地。在政务服务中心,聚焦群众服务需求,设置党群活动室、理论学习室、议事调解室、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党群驿站、党建文化走廊“三室两站一走廊”等功能区域。为“老弱病残孕”人员和“疑难杂症”事项设立“绿色通道”“帮办代办”等专窗专区,提供“一对一”领办帮办代办服务和错时延时上门服务设置。把群众急难愁盼摆在第一位,在“办不成事”专区的基础上,2023年9月将1楼大厅1号窗口设置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共受理“办不成事”反映9件,投诉63件,办不成事专区累计完成回访2119次,实现“无事办不成”。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1024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978个事项实现了全程网办,政务服务事项平均跑动次数为0.023,行政许可类事项平均跑动次数为0.043,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出台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的相关文件,推动各街道、社区把党群服务中心纳入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完善自助服务设施。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区人才公园、云纺商业区和红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4个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整合各类党群阵地资源,在企业密集、人员流动量大的碧鸡广场、金马碧鸡坊、等地方安装开通22台“e办通”政务服务自助终端,13个部门267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自助办”“随时办”“就近办”和“跨省通办”,有效构建企业群众家门口的政务服务“便利店”和“15分钟政务服务圈”。

建设“智慧政务”平台。紧跟“放管服”改革要求,坚持以“党建+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为总牵引,构建“政企亲清通”数据平台,描绘营商环境“数字地图”,千方百计打破政企沟通界限,企业可通过“政企亲清通”数据平台,与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办事人员线上互动,政务数据中心则通过掌握各项指标数据,摸清底数,实现了“线上办”向“掌上办”的拓展和延伸,努力让企业专心、安心、舒心、顺心、放心在西山区投资发展。

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部分政策、规定缺乏配套文件”“部分项目市政配套设施滞后”“有些项目落地前置审批门槛过高”……在西山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座谈会上,昆明云安会都酒店等多家单位的负责人直奔主题、畅所欲言,围绕如何发挥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和企业运行中面临的困难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加强走访调研,以开展听取群众意见、听取企业家意见、听取服务对象意见“三个听取”行动为契机,全区党员干部俯身倾听企业心声,听取企业对营商环境方面的真切感受,收集商会、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以互联互访机制为抓手,强化部门间信息互通、咨询共享、问题共商、经验共享,主动定期走访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不断激发经济主体活力,助推全区经济不断发展。

优化服务方式,由政务服务、人社、城管等27个单位组建机关助企服务队,定期不定期进驻楼宇商圈,向企业提供注册登记、出版物经营许可等122项政务服务事项,提供驻点服务和上门服务。向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驻企联络员”“驻企服务员”等,充分发挥党务专干服务企业作用,对企业实行“保姆式”的精准服务。推动楼宇商圈周边社区整合“大党委”成员单位、热心居民等资源,组建社区共建服务队,全面推行“一册(两新组织联系服务册)一访(每月一走访)”工作模式,开展党务工作指导、宣传营商环境政策、消防安全知识普及等,兜底解决楼宇商圈党建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企业化解“成长中的烦恼”。强化监督问效。自主开发“好差评”评价分析软件,接受社会面广泛评价基础之上,引入第三方监管平台,对服务企业全过程进行“查、改、评、访”四步走,刀刃向内、自我革新。截至目前,中心接收服务评价数据1222646个,好评率为100%。分别在南亚商圈、大悦城优客工场、福海街道大工委党群服务暨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建立全省首家“西山区营商环境民主党派观察站”“营商环境留学人员联谊会观察站”“西山区‘两站一中心’营商环境观察站”,开展“百名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督主题活动”,聘任40名人大代表为营商环境监督员,以强有力的多渠道监督护航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景薇 西山区委组织部 西山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