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拥有193公里边境线和4个边境乡镇,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边三好”重要指示精神,河口县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找准切入点、瞄准突破点、盯准落脚点,实施“国门银发”助力“三边三好”行动。
找准切入点,实施“银领固边”行动。制定印发《河口县抓党建引领边境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组织老干部开展“红心向党·思想筑边”主题党日活动,不定期开展升国旗、唱国歌、走边关、巡界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唱响“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旋律。聚焦强边固防根本任务,组织15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村(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实施“红色堡垒·组织强边”行动,开展界碑党课、院坝会、火塘夜话等,每季度1次上好感恩课、爱国课、国防课、法治课、民族课“五堂课”,不断提升边疆人民“主人翁”意识,树牢固边、稳边、兴边的政治自觉。组织老干部参与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开展“老干部回家乡”行动,参与拆临拆乱、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带动群众动手植绿护绿,打造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使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持续提升。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界碑下的党课6场次,开展巡边护边13次,带动边境村党员群众参与200余人次。
瞄准突破点,实施“银领稳边”行动。依托口岸、抵边社区、国门安全屋、边境巡逻值守点等平台,让老干部参与到口岸通关服务和强边固防工作中来,见证“边防固、边境安、边民富、边关美、边疆兴”。着眼口岸全面恢复通关,出入境人流加大,组织24名老干部开展“每周末早晨服务2小时”的口岸通关志愿服务项目。以地处边境的槟榔社区为试点,梳理居住在社区的离退休老干部名单,组建“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协助社区化解邻里矛盾等工作。发挥好15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1支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伍和“五老”人员的独特作用,组建“五老”宣讲团、“环保巡察队”。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口岸通关服务61次,服务旅客3000余人,收集社情民意、村情民意30余条,参与矛盾纠纷调解2次,开展普法教育文艺演出30余场次。
盯准落脚点,实施“银领兴边”行动。畅通老干部建言献策渠道,引导老干部党员到抵边乡村党组织班子会议,为兴边富民、和谐稳定建言献策、献计出力。有针对性地从农科局、林草局、文旅局选派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老技术员组建“老专家牵手谋发展”服务队,开展“助力发展我支招”活动,发挥专业所长对口帮扶、技术培训、文旅开发。以“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抓手,挖掘“两个一百年”和边民守边护边的历史文化,整合强边固防“四位一体”等项目,带动八条半、坝吉五队、老卡等边民普遍参与发展旅游经济、庭院经济、周末经济“三小经济”,其中:八条半边境小组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每年村集体经济创收可达15万元以上。以百年滇越米轨文化为主线,组织离退休老干部聚焦“抵边村”的特点、营造“文化浓”的氛围、做好“乡村美”的文章,先后开展调研3次,建言献策11条,作诗作画30余幅,拍摄视频40余条。
河口县委老干部局将继续在“固边、稳边、兴边”中找准老干部工作定位,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优势,当好“政策宣传员”,发挥老干部的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当好“发展参谋员”,为推动边境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注入“银发力量”。(曹霖 河口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