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派下载、强制转发、实时打卡、数据排名……数字政务的广泛应用,也带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现象,让基层苦不堪言。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数字化治理、电子化办公,本应是推动实现治理现代化的技术红利。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单位和部门都在上下级、同级之间建立起了各类工作群,开设了各类手机APP,利用这些工作群、手机APP传送文件资料、完成工作任务等,其初衷目的本是为了方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但部分工作群务虚不务实,存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有些人习惯于将上级要求“复制+粘贴”到微信群里当起了“二传手”……这些微信工作群“走形变味”,滋生和助长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变成基层工作人员的另类包袱和负担,无疑增加了基层负担,必须加以警惕,及时遏制,切实让基层工作人员从手机中解脱出来,从形式管理中解放出来,真正意义上实现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轻装上阵,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和治理任何形式主义一样,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重点在落实。一方面要减少工作群、减少签到学习APP势在必行,因为这是互联网时代打响“变种形式主义”战役的号角。各级各部门可结合工作人员意向和工作实际需要,解散“溜须拍马群”“签到留痕群”“聊天休闲群”,一个单位只保留一个工作群,制定群发消息规则如不占用非工作时间、不刷屏、通知由专人发送、因专项工作组建的微信群在结束工作后应及时解散等。同时,还应该树立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警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专门对工作群、APP等过多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工作整合,坚决取消重复的、内容相同、作用不明显的,让基层工作不被手机“绑架”。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监管、审批部门和职责,强化对各类APP、工作群众、微信公众号等的管理,不经同意一律不得随意强行要求基层安装,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工作落实。(杨学坤 大理州洱源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