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时节,冰凝雪积,大地万物披上银装,冬日气息愈发浓烈。“春种、夏管、秋收、冬闲”是过去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而如今,在沙湾市柳毛湾镇看不到一丝“冬闲”的气息,全镇各族群众纷纷投身到学习新技能、勤劳致富的行列,人人干劲十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合作社生产忙
12月20日,在沙湾市柳毛湾镇皇渠新村天圣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内,育肥牛体格健壮,出生不久的小牛犊憨态可掬。天蒙蒙亮,丁国玉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生活,给牛羊备料、喂食、打扫圈舍等。看着圈里肥硕的肉牛大口地吃着草料,丁国玉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丁国玉介绍,随着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扶持,养殖业发展迅猛,他家依靠养牛养羊,生活过得越来越“牛”。今年市场行情不好,但他却又自己的秘笈,没有亏损。
据了解,他一直从事养殖业,以前是家庭养殖,养羊养牛,每到冬天牛羊饲料就成了他最难的事。为改变传统养殖方式,依托产业振兴政策机遇,2016年成立了天圣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了养殖规模开始集中养殖,还流转土地种植饲料玉米,种养结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当前形势下,传统养殖业已无法适应当前市场需求,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品种改良和精细化管理上。”“首先要养品种羊,我们合作社引进深受市场欢迎的萨福克羊,这种羊生长快、体型大、肉质非常好,其次在管理上,我们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喂养方法,分食、分圈、科学配料等。”
目前,合作社牛存栏82头,羊存栏360只,猪20头左右。青贮饲料400吨。
近年来,柳毛湾镇不断积极探索合作社助农增收的有效途径,引导群众增收致富。
手工鞋店致富忙
一门手艺,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怀;一针一线,成为贴近自然和生活的象征,而对于做手工布鞋的柳毛湾镇居民张春华来说,现在是致富增收的途径。走进她家,她正忙着纳鞋底,收拾一大袋制鞋工具和材料,鞋楦头、钻子、尺子一应俱全,她边展示边详解每个工具的用途。
张春华说到:“一针一线是态度,千针万线是手艺。现在的时代和以前不一样了,我在保留传统的工艺同时,也不断地创新我的样式和设计,让手工布鞋不仅仅只是生活用品,更让它成为舒适的时尚单品来增加我的收入。”
2000年张春华随丈夫一同定居柳毛湾镇创业,在幸福路开了50平方的手工布鞋店,结合市场需求,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了创新。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将绣花、手绘等流行元素融进了布鞋上,加工的布鞋销售周边及疆外5个省市。年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
纯净温润的图案,古色古香的工艺,精美实用的成品••••••这些手工布鞋于无声初承载着泱泱大国千年来独特的文化记忆,也于每一处细节中展现着手工传承人的巧思和匠心。
近年来,柳毛湾镇通过培植特色产业,让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着力打造全产业链条,让一个个“土特产”成为富民强村的大产业。
科技之冬培训忙
入冬以来,柳毛湾镇组织开展各类科技之冬职业技能培训,让各族群众拓宽增收渠道,提高致富本领。在培训中,柳毛湾镇将以往“端菜式”安排培训课程内容,转变为“点菜式”精准培训,根据群众需求设置课程内容,让技能培训更“对味”。
12月18日,柳毛湾镇汇民渠新村邀请镇农业专家进行授课,培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引起了辖区群众的极大兴趣,大家认真做笔记,积极与授课老师互动交流。
汇民渠新村棉花种植户喻军说:“通过此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种植知识,回去后我要好好消化吸收,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创造更多的价值。”
据悉,此次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现场咨询等形式,培训涉及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兽医公共卫生、智慧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内容,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和致富技能。
柳毛湾镇党委副书记邢军说:“开展此次培训,是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们将从多形式、多渠道、分层次,系统地为辖区群众开展科技文化知识、先进实用技术和实用性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广大群众致富本领,壮大乡村科技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截止目前,全镇共开展各类培训10余场次,受益群众623人。
如今柳毛湾镇群众“冬闲人不闲”,柳毛湾镇大地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有的忙生产,有的忙致富,有的忙“充电”,成为柳毛湾镇大地动人的风景。
岁末,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将柳毛湾镇大地铺展得粉妆玉砌,“瑞雪兆丰年”,柳毛湾镇群众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备耕做好准备,用勤劳的双手拥抱新年的到来。(蒋红)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