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新疆昌吉州:厚植德治根基 浸润精神沃土

时间:2023-12-2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刘茜 闫欢

5月4日,昌吉市消防救援大队活动室,昌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生命之光”兵妈妈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和消防员一起点燃生日蜡烛。付小芳摄

道德模范,是城市精神的闪亮坐标。他们于细微之处点亮道德之光,用凡人善举托起文明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就立德树人、以德铸魂等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亲切会见、关爱礼敬道德模范,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昌吉州把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充分发挥德治教化聚合力、扬正气、润民心的作用,推动先进典型选树学习宣传常态化,让广大干部群众从身边榜样的身上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和丰富道德滋养。

奖当其人、奖当其绩、奖当其时。2006年以来,昌吉州共开展九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全州共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3人、自治区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21人、自治州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186人,道德群星如巍巍灯塔,标注崇高坐标。

选树典型,点燃榜样力量

在阜康市阜新街道文化路社区,有一座小院子,一年四季充满欢歌笑语,这里被40余位不同民族的老人当成温暖的家。小院的主人叫沙尼汗•艾塔木,先后获得第六届、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沙尼汗•艾塔木的婆婆患有严重关节炎不能走路,她六年如一日精心地照顾婆婆,直至老人去世。沙尼汗•艾塔木孝敬老人的行为感动着左邻右舍,时间长了,她的家成了“老人俱乐部”。2010年4月16日,在当地各界的支持下,沙尼汗“情暖空巢”居家养老点正式成立。沙尼汗•艾塔木将社区里因子女不在身边、生活需要照顾的空巢老人,都集中到家里进行居家式照料,演绎着人间大爱。

陈万虎在玛纳斯县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土豆大王”。1992年,他从兵团农场参观土豆种植后,通过种植土豆发家致富,成为村里第一个十万元户。

因为在村里威信高,2001年,陈万虎被推举为兰州湾镇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22年来,他的心里只有一件事:带着全村人致富。从苦口婆心说服村民跟着他种植土豆增收,到带领大家把土豆卖到国外,再到成立玛纳斯县兰州湾镇金土豆产供销专业种植合作社,陈万虎用“尽本分、守信用、同致富”的人生信念,照亮了自己人生的道路,也带富了身边人。2017年12月,陈万虎荣获第五届自治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模范人物是时代文明的风向标,也是推动社会前行的榜样力量。“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一个个道德模范用他们至真至纯的善良和道义,如同美丽的繁星点亮了庭州,不断引领新时代昌吉的社会风尚。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济世渡人,古道热肠。他们的善良与相助超越亲情,把有爱的地方变成了家,让贫疾幼弱者感受“大爱昌吉”的温暖;

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勇者无惧,正气萦怀。他们在惊险瞬间见义勇为,把临危不惧化为本能,用一腔热血浇铸义举;

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诚实守信,重诺成行。他们将信义凝成德行,将一句承诺刻成终身誓言;

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忠诚勤勉,恪尽职守。他们敬业奉献,孜孜不倦,在细碎的时光中追逐梦想,在复兴征程上,镌刻下奋斗的足迹;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百善德本,敬老孝先。他们尊老爱幼善待亲人,夫妻和睦涵养家风,用亲情与家人守望相助,筑起一条以爱为名的“护城河”。

一个个普通的名字,镌刻着新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个个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昌吉州党委宣传部创新体制机制,筑牢德治教化思想根基,让美德之光熠熠生辉。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考核结果与单位评先评优挂钩,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昌吉好人库”已综合收录历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及基层上报各类典型1280余人次,苏玉琴、沙尼汗•艾塔木等一大批立得住、传得开、学得来的“昌吉榜样”,为昌吉州做好各级典型宣传、选树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健全机制,礼敬有德之人

10月29日,昌吉州党委宣传部组织的“丝路同源•山海交响”礼遇道德模范暨新时代文明实践考察学习活动圆满结束。

在为期10天的考察交流活动中,来自昌吉州各县市的21名各级道德模范先后到福建省厦门市、泉州市等全国文明城市,通过聆听讲解、实地参观等方式学习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先进经验做法。

这是昌吉州党委宣传部关心关爱礼遇道德模范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已连续开展3批次。呼图壁县、昌吉市等县市也多次组织开展礼遇道德模范学习考察活动,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尊敬、关爱、学习道德模范,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提起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满城路社区的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她。26年,13位孤寡老人,8支服务队……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束光到一片光,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倾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经常关心扶助困难群众,凭着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先后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全国最美志愿者、自治区第六届道德模范、自治区岗位学雷锋标兵、最美新疆人等荣誉称号。在荣誉面前,她不骄不躁,依然默默无闻地付出。

昌吉州建立健全各类典型人物礼遇帮扶机制,激发德治教化精神活力。

——关心关爱先进典型。连续16年走访慰问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组织678名道德模范代表到相关省市考察学习,增强道德模范的价值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年均拨付12万元对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进行礼遇、慰问,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爱道德模范,树立德者受尊、德者有得的鲜明导向。

——多渠道帮扶先进典型。将部分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好人纳入慈善救助范畴,通过政策保障、资金支持、社会捐助、志愿服务等方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道德模范数据库”,定期开展摸底排查,针对个人情况礼遇帮扶,对困难道德模范建档立卡,实施“一对一”帮扶。

——尊崇礼遇先进典型。连续举行9届道德模范礼遇典礼,常态化组织道德模范出席重大政治活动、文艺庆典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鼓励有关部门聘请道德模范担任道德宣传员、理论宣讲员,彰显道德模范崇高的社会地位。

一个个道德模范典型,如同一颗颗饱含爱心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接续传递,汇聚道德之光

苏玉琴是昌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的负责人,是第七届、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她身患癌症多年,却以爱心回馈生命之痛。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由苏玉琴发起组织的志愿服务团队,累计吸纳志愿者1100多人,累计募集公益经费及爱心物资价值2000万元,参与志愿服务24万人次,开展志愿服务318万小时,受益人群累计达71万人次,志愿活动遍及天山南北,受惠群众上万人次。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道德的接力薪火相传。他们点亮一盏盏灯、燃起一团团火,体现了深沉的大爱、无私的奉献、平凡的坚守和勇敢的担当。

7月21日上午,昌吉市庙尔沟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昌吉州义工联合会宣讲员石芳,讲述着第七届昌吉市道德模范获得者、昌吉州义工联合会会长徐乃隽的感人故事。宣讲员绘声绘色的演绎,一次次赢得了现场观众掌声。这是昌吉州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学习宣传工作的一个缩影。

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串串动人的故事,激荡心灵、催人奋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竞相迸发的当下,道德之火何以“燎原”?昌吉州夯实德治教化精神沃土,全力打造宣传学习教育“孵化”平台,用一个个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典型感召人、影响人、带动人,让道德典型领唱“善行之歌”。

——特色宣讲强思想。依托昌吉州70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大力培育宣传选树道德模范典型。同时,推选出热比汉•莫合买、达尼尔•对森毕等75名全国和区、州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艺作品铸同心。以道德模范的典型事迹为素材,精心制作《榜样力量》道德模范精品短片126部,主旋律电影《阿同汗》、广播剧《微光》、微电影《小院大爱》、专题片《微光如炬——志愿红耀庭州》等反响热烈。

——薪火相传促成长。广泛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进校园”“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活动40余场次,助力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创新开展公益语录、“主题播客人物互动”等空中传播活动,拓展网络传播路径,线上线下推动好人效应动态循环。

——持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昌吉州共有120多名典型模范成立了志愿服务组织,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项目。“阿同汗”“生命之光抗癌乐园”“牧童加油站”“雷锋车队”“老杨调解室”等好人品牌,将诚信、友善和爱心洒满大街小巷,传递到千家万户。

榜样引领照亮征程,榜样力量久久激荡。一位位道德模范如同一面面精神的旗帜、一座座信仰的灯塔、一颗颗道德的种子,引领和带动着庭州儿女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放眼庭州大地,新时代的荣誉赞歌不断唱响,全社会向英雄模范致敬、向先进楷模学习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激励着庭州儿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汇聚起昂扬奋进的磅礴力量。(刘茜、闫欢)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