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13时30分,作为第五届澜湄国际电影周展映环节之一,以张桂梅为原型拍摄的影片《我本是高山》在昆明圆通国际影城展映。
云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辛勤,以及200余名师生及家长共同观看了影片。
(《我本是高山》导演郑大圣(左二)、美朵达瓦(左三)、赵瑞婷(右二)、导演杨瑾(右一)现场分享。杨桢宇摄)
《我本是高山》由郑大圣、杨瑾执导,海清等主演,讲述了坚毅执着的张校长为山区教育事业倾注心血,带领一群大山里的女孩发愤图强,用知识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理想的故事。
影片放映结束后,《我本是高山》导演郑大圣、杨瑾及片中分别饰演山英、山月的小演员美朵达瓦、赵瑞婷来到现场,与现场师生、家长互动,分享电影拍摄的幕后故事。
(观影学生向剧组提问。杨桢宇摄)
导演郑大圣介绍,《我本是高山》选用“素人”出演当地学生,以此更加鲜活生动地还原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师生的奋斗历程。此外,演员美朵达瓦、赵瑞婷讲述了她们如何在并无血缘关系的前提下演好亲姐妹的心得,并分享了她们现实生活中的学习经历。
辛勤在现场分享了观后感。他对影片、尤其是影片的名字“我本是高山”高度赞赏,他认为这代表着一种“唤醒”。“如果电影的名字叫‘我是高山’就不精彩,‘本是’代表着她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高山,需要被唤醒。”他说,孩子们是高山,应该成为高山,而不是沟壑。
(辛勤现场分享观后感。杨桢宇摄)
辛勤同时表示,《我本是高山》很多情节催人泪下,人物血有肉,整部影片充满情感、理想、信念、技巧和精气神的丰满细节,深深地打动着观众。
辛勤表示,影片深刻展现了老师对孩子的“拯救”,同时也表现了孩子对老师、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互相拯救”,向观众传递着自强、乐观的奋发理念。
(《我本是高山》导演、演员与观众合影。杨桢宇摄)
据了解,《我本是高山》是第五届澜湄国际电影周的开展影片。22日正式启幕后,电影周将在为期5天的时间里带来《再见土拨鼠》《长安三万里》《纸飞机》《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心愿棒棒糖》《我的英雄老师》等20部国内外电影,并在昆明翠园国际影城、昆明新建设电影世界、昆明圆通国际影城、昆明呈贡时光影城云大店展映,市民可提前到各影院售票厅登记领票,展映影票数量有限,领完为止。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