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最令人心之所向的是美景。这里或碧波万顷、花潮涌动,或皑皑春雪、金沙磅礴,又或是乱石激流、雨林氤氲……赏不完的美景之间,云南人民在这里世代生活,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美食文化,做到了“不负美食,不负美景”。各地的美食也令人心驰神往,每一道特色饭菜,都浓缩着不同州(市)间的差异化与交往频繁后的相得映彰。
16个州市汇聚着26个民族,各民族“创作”出的名菜不胜枚举。为打造滇菜品牌,扩大滇菜影响,做大做强滇菜产业,更好发挥餐饮业在繁荣市场、拉动消费,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滇菜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弘扬滇菜饮食文化,传承滇味精湛技艺,加快滇菜创新发展。
“名店”“名师”“名菜”“名小吃”“一州一菜”,每一个词都能吸引到美食爱好者的极大目光。经企业自愿申报、州(市)商务局初选、大众网络投票、专家评审且公示无异议,云南省商务厅近日发布通知,公布2023年滇菜名单。名列在册的有:昆明宜良烤鸭、曲靖宣威小炒肉、玉溪大炖鳝鱼、保山永昌大烧、昭通天麻火腿鸡、丽江牦牛厚干巴、普洱无量山火腿木瓜鸡、临沧手撕鸡、楚雄彝家坨坨肉、红河建水汽锅鸡、文山三七根炖鸡、西双版纳香茅草烤鸡、大理砂锅鱼、德宏盈江火烧猪、怒江草果叶包蒸老窝火腿、迪庆酥油煎松茸。
(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谈起昆明宜良烤鸭,宜良烤鸭起源于明朝,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食材选用本地特有的滇麻鸭,这样的鸭子以河边放养为主,虽然个头不大每只重量在一公斤左右但肉质肥瘦相宜,口感香脆嫩滑。传承几百年的美食,让这座小城的宜良二字,也自然地与美食直接挂钩,人们说到宜良,不加烤鸭似乎都不相宜。
烤鸭让人垂涎三尺,品尝了“古老”美食后,再打卡百年石桥,感知过去到现在的岁月积淀。普济桥就静默地横跨在南盘江上,它已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仍保存完好,尚可通行汽车。它不仅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见证了无数的风雨,也自“出生”之时,就“闻到”了宜良烤鸭的香飘十里。
目光来到红河建水,这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城市,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怡人的自然景观。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中,融合了多个民族的人文“杰作”,能在建筑雕刻和古城布局中,回归慢时光的年代,体会到“雕栏玉砌”的诗意情怀。
当然这里不仅有诗意,也有食欲,尤其是冬天,确实应该来一份红河建水汽锅鸡。紫陶做的汽锅中加入枸杞、三七、盐等配料,不加入一滴水仅靠高温蒸腾出的水蒸气,再从汽锅的汽嘴中上升遇到锅盖凝结成水,滴落进锅中与鸡肉一同炖煮,光是想就已经让人食指大动。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再看看普洱,今年可谓是火向全世界,世界遗产景迈山的古茶林景观,名胜之美已享誉世界。有故事的不仅是景迈山,普洱景东无量山也有专属的“传记”。茶马古道从景东无量山中穿越而过,无量山一带的马帮队伍把出行所带的晾干蔬菜、木瓜片、火腿、腊肉,再加上路途中偶遇人家采买来的鸡,就成了普洱无量山火腿木瓜鸡这道名菜的起源。时至今日,无量山火腿木瓜鸡已然成为游客们和景东人宴请的必点菜,传统地方美食焕发着新的光芒。
景色赏不完,“一州一菜”更言不尽,冬季来这里体会“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会得到属于自己的专属美景、美食名单,感受它们背后的温度与态度,感知到云南一方的过去与现在。(贺莹)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