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开通后,乘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喝一口双胞胎井水,走一段茶马古道,感受咖啡豆“从种子到杯子”的全过程,享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品味有一种叫普洱的味道成为近些年一种新兴的出游方式。
近日,中老铁路通车二周年路演推广活动以座谈、会客厅、站点路演等形式在普洱市开展,回顾了这条黄金大通道两年来的运营成果,为中老铁路沿线城市普洱未来的发展擘画蓝图。
自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以来,这条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要道为普洱及沿线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活力。普洱市文化旅游局在活动中分享了中老铁路通车两周年来的亮眼成绩单。
据统计,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年来,普洱段累计发送旅客已超410.03万人次,到达旅客409.4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40.92亿元。这一数字的背后,是中老铁路为沿线地区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发展活力。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为普洱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中老铁路极大地便利了沿线民众的出行,缩短了游客到达普洱的时间,提高了旅游的可达性和便捷性。从昆明到普洱仅需2个多小时,至西双版纳仅需40分钟,极大地拉近了普洱与世界的距离。另一方面,中老铁路的开通也为普洱带来了更多的外地游客和投资,进一步推动了普洱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中老铁路对于推动普洱与东南亚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的重要作用。随着中老铁路的运营,普洱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日益频繁,为两地民众带来了更多的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机会。今年以来,乘势中老铁路开通契机,2023年4月由普洱市思茅区古道旅行社引入第一个泰国入境旅游团队74人搭乘中老铁路达到普洱,实现普洱市旅行社企业组织入境旅游团队零突破。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出境旅游业务恢复,现已组织港澳出境团1团23人、老挝出境团1团40人。
两年来,普洱市依托中老铁路,以旅游城市建设为核心,以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为突破口,以茶马文化为灵魂,通过节点带动、廊道串联、片区集成,形成“一核驱动(思宁一体化茶咖文化生态康养核)、两心联动(澜沧民族文化体验旅游集散中心、镇沅生态旅游集散中心)、三带拉动(北回归线文化生态康养旅游带、“茶马古道”文化体验旅游带、澜沧江沿岸生态休闲旅游带)、四片互动(思宁墨生态康养茶旅休闲旅游区、景景镇北部山地生态旅游度假区、澜沧孟西边地民族文化生态体验旅游区、江城边境文化生态旅游区)、多环线带动(全自由行在途体验环线)”的文旅空间格局。
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为西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为沿线地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提供了新的契机。
接下来,普洱市将继续深化与中老铁路沿线各州市文旅部门的合作,共同挖掘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推动普洱与东南亚地区的互利共赢和协同发展。
同时,突出茶马古道脉络,市内联动景东、镇沅、景谷、宁洱、思茅,北部联动大理、丽江和迪庆,南部联动西双版纳,通过徒步道、户外基地、服务驿站等特色产品,融入滇西南旅游环线建设,打造“茶马古道”文化旅游带。突出澜沧江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民族风情、澜沧江—湄公河发展跨境旅游等优势,通过户外漂流、水上娱乐、水上赛事、水上飞机、休闲垂钓等产品供给,重点打造糯扎渡、思茅港、秀山等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带。突出昆曼国际大通道和北回归线“金腰带”气候宜人、适宜康养旅居的资源禀赋与特色,串联墨江北回归线旅游区、思茅宁洱康养旅居核心区,发展节庆赛事、户外运动、科普研学、康养旅居等,打造北回归线文化旅游带。
此外,普洱市还将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利用中老铁路带来的便利条件,开展跨境旅游合作和投资活动。通过与东南亚各国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优质的旅游体验。(戴铮)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