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大喇叭”喊出“大安全”

时间:2023-11-22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云南省红河州山区面积广,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还不够健全,加之一些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隐患较多。随着应急广播覆盖广大农村,公安交警部门借助“大喇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将交通安全知识“播撒”到广大农村。

“红白运动套装的小哥,您已越线闯红灯,请退回人行横道外,等待绿灯通行。”“蓝绿色的小轿车,该区域为禁停区域,请您立即驶离,谢谢配合!”

国庆期间,金平县城区车辆密集路段上空响起“高空喊话”,现场车辆和行人听到指令后,纷纷纠正违法行为,恢复交通秩序。这是金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通过应急广播指挥疏导城区交通的场景。

借平台,织密网点广覆盖

红河州大力推进应急广播建设,已建成1个州级平台、13个县级平台、138个乡镇前端、1318个行政村(社区)前端、10743个自然村终端和925个城市公共终端,实现了20户以上自然村全覆盖,形成了覆盖州、县、乡、村、组五级的应急广播体系。

借助应急广播体系网络,各地公安交警部门积极主动向宣传部门汇报,利用应急广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蒙自、建水、弥勒、屏边等地结合城区和乡镇实际特点,由原来的“一村一喇叭”转变为县市应急广播平台“组团模式”,每天定时集中广播,实现资源共享,将广播宣传声音传播到村村寨寨。个旧市将交通安全宣传内容灌制录音宣传音频,AI合成人声播报、人工播报和语音播报的方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接地气,宣传服务“零距离”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老乡们出门骑摩托时要骑慢点,把头盔戴好,货车严禁拉人……”

弥勒、泸西制作了具有乡土气息、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老村长喊话”音视频,发挥农村“大喇叭”覆盖范围广、操作方便等优势,持续扩大农村交通安全宣传覆盖面,把文明交通根植于每位村民的心中。

结合红河州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各地采用“汉语+少数民族语”双语宣传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通过“大喇叭”传播到山区村寨、田间地头,让群众听得见、听得懂、记得牢。

“云喊话”,“看得见”又“听得到”

金平交警联合县广电部门,利用县城区交通流量密集区域的城市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加装应急广播喊话喇叭,构建视频监控+应急广播的远程可视化“云喊话”平台,实现大队指挥中心“看得见”、调度指令现场“听得到”的应急广播场景融合应用。

开远在辖区36所边远中、小学校门口安装了农村地区乡村治理综合安防设备,在传统视频监控基础上,增加远程适时喊话、对话、交通安全提示、交通安全知识广播等功能,覆盖农村地区偏远学校盲区,对校园周边进行全天候掌握交通秩序状况,适时进行喊话提醒。

建机制,提升宣传精准度

应急广播与交通安全宣传的融合,建立了交通安全宣传广播机制,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点多、线长、面广、鞭长莫及的难题。支队每月将交通安全政策法规、交通安全知识、事故案例警示预防、天气变化内容策划制成《红河州农村交通安全广播稿》,下发各县市,各地结合当地赶街天、农忙时节、婚丧嫁娶以及少数民族活动等,通过县市融媒体中心进行广播宣传。各地充分利用应急广播智能化功能,自由选择播放时间、时长、播放区域,开展“空中传播”精准提示,开辟农村交通安全广播宣传工作新的途径和领域,借助应急广播“大喇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奏响交通安全曲,将交通安全播撒到广大农村。(红河州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