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哈萨克族刺绣的真皮提包、带有羊角花图案的毡帽、点缀着毡片的丝巾……创业8年来,“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乌鲁木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萨克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乌鲁木齐县胡拉莱民族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哈提玛•艾乃都,带着哈萨克族“绣娘们”的刺绣作品,一路从水西沟冰雪运动特色小镇的手工艺品展馆走到了第二届“金针杯”中国传统工艺刺绣大赛,逐渐把民族传统的“指尖技艺”发展为走向世界的“指尖经济”。
在哈提玛•艾乃都看来,合作社一路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用心守护。回想起与税结缘的点滴,哈提玛•艾乃都打开了话匣子:“一开始我对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操作不太熟悉,多亏了税务人员的帮助,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实操技能。如今,能够化身为税企之间的‘连心桥’,帮助更多本地群众了解和掌握税收相关知识,共同走好乡村振兴路,我感到很荣幸。”今年10月,哈提玛•艾乃都受聘担任国家税务总局乌鲁木齐县税务局税收义务宣传员。不到2个月时间,她的合作社就逐渐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税费服务驿站”,不仅会对税费优惠政策进行宣传,还时常帮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村民进行“业务帮办”。
从1个人独挑大梁发展到拥有20个哈萨克族“绣娘”,生产的民族手工艺品超过30余种,不仅在南北疆有经销商,在苏州、杭州、广州等城市也有合作伙伴,一些产品还销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在近期开展的一场非遗文化手工艺品交流研讨会上,哈提玛•艾乃都与8家企业代表交流刺绣技术经验的同时,主动宣讲起税费优惠政策和最新推出的服务举措。
谈及税务部门对非遗企业的支持,哈提玛•艾乃都提到了“政策找人”服务举措。“2023年以来,在税务人员的辅导下,合作社累计享受各类税费减免0.6万余元。金额虽然不多,却是‘真金白银’的关怀,让我能多带领几个绣娘增加收入。”哈提玛•艾乃都表示,下一步,要通过打造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结合旅游产业推广刺绣文化,带领更多姐妹就业,用巧手绣出幸福生活。
乌鲁木齐县金秀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古力奴尔•马旦在交流中了解到,为解决辖区内偏远乡镇纳税人缴费人实体办税成本高、线上办税不熟练等问题,税务部门推出了集税费政策宣传、税费业务办理、线上办理操作辅导和疑难问题远程协助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微厅”服务,可以办理代开发票、发票申领、税费申报、税务登记信息变更等164项业务。
“以前,偶尔需要代开发票的时候,来回路上需要不少时间,现在有了‘移动微厅’,在网上发起申请、验证、审核后远程辅助开具就能及时把纸质发票送到我们手里,而且‘移动微厅’里还配备了很多终端设备,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简直是太方便了。”古力奴尔•马旦说。
目前,乌鲁木齐县共有20多户从事哈萨克族刺绣加工销售的小微企业。乌鲁木齐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通过建立税企直联服务机制、组建专家团队等方式,畅通非遗传统技艺企业税费服务需求响应渠道,扎实推动县域内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帮助更多“守”艺人走上更大的发展舞台。(牛翌铭、韩奕婷)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