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决策部署,着力以“数智”赋能助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统筹及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金融监管局云南分局指导下,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融信服平台”)以“数据+政策+金融”模式,积极推进政府各部门涉企信用公共数据归集,推动“政、银、企”信息互动和共享应用,以信用信息撬动金融资源,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如今,融信服平台正乘“数”而上,成为云南省委、省政府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强化数字赋能、创新赋能、金融赋能,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实施抓手,闯出一条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路子。
方向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深化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应用,促进涉企信用公共数据整合,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和便利度”“推进‘融信服’平台不断创新,为更多中小微企业解决好融资难题”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鼓励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
融信服平台坚决落实决策部署,以涉企信用公共数据共享为抓手,实现创业贷款线上申请“少跑腿”,智慧审批“无接触”,打通惠民利企政策最后一公里,打破银企信息不对称,确保银行“愿贷、敢贷”,创业者能贷、好贷,保障云南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对象能够及时获得资金支持,扩大政策覆盖范围,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度,切实纾解企业融资困境。通过平台建设和有效运营,惠及500万经济主体,尤其是95万中小微企业和350万个体工商户;全省236家银行机构规范使用信用信息,创新开发信贷产品和服务,优化信贷审批流程;48个省直部门和16个地州市涉及部门精准施策,共筑金融市场良性发展生态。
打开融信服平台,不断跳动的数据意味着一笔笔授信资金正通过“服务专区”注入千万家民营企业。自今年3月20日正式上线至今,已入驻238家金融机构,覆盖网点2473家,发布金融产品392项,注册企业77892家,服务客户41万次,银行向企业授信金额超过377亿元,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效果显著,已成为云南省普惠金融的核心数字赋能平台、重要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生动注脚。
切口小: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企业注册认证、申请融资功能,金融机构产品发布、需求受理功能,政府部门政策资讯发布和信贷数据统计监督……融信服平台兼具融资撮合、数字增信、政策兑现功能,立足小切口,畅通“政、银、企”三者间联结的纽带,多方合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立足特色需求,融信服平台通过对涉企信用公共数据的归集、加工与分析,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形成适用性强的“数据+政策+金融”金融服务,在线融资对接等方式全面服务中小微企业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目前,平台已实现工商注册登记、行政处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以及纳税、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登记、用水用电用气等38个省级单位276类3702个字段数据的归集,各单位公共数据基本实现应归尽归,接入数据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融信服平台开设惠企政策专区,集成相关惠企奖补政策,打造统一办理窗口,方便企业一键获取政策名称、办理流程、材料清单等全部信息,上线创业担保贷款、优质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贴息等14项政策,企业享受各项政策更加方便快捷。
同时,融信服平台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多样贷款选择,同时,平台利用归集数据,为中小微企业进行“信用画像”,让供需双方精准智能匹配成为现实。通过“信用画像”,金融机构可参考平台给出的企业信用报告予以贷款授信、精准放贷、差别放贷,从根源遏制信息不实、信誉不足、信赖不够等问题。
融信服平台通过归集政务数据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已为3.8万户中小微经营主体授信366亿元。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工作实:聚焦百姓急难愁盼
自融信服平台上线以来,点开平台已成为诸多中小微企业主的“必修课”。企业可在平台了解政策咨询、申请金融产品或发布融资需求,通过金融级别电子签章技术签订授权书,授权平台查询与信贷有关数据信息,授权银行使用信息数据。
平台创建的创业担保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专区、科技金融补贴、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贴息、优质中小企业贴息贷款专项等金融产品,可为企业提供多样贷款选择。创业担保贷款可精准服务创业融资需求,从贷款审批到办理不超过10个工作日,政策上线以来,已获批贷款29.1亿元。
数据显示,在平台注册的企业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近九成,从贷款企业来看,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对资金需求较强,批发零售、农林牧渔、住宿餐饮、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受益较大。
未来,融信服平台将汇聚更多数据资源,加大金融赋能,形成更多有云南特色的金融产品、有普惠“温度”的融资模式,着力将融信服平台打造成一流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之水,为云南经济贡献金融力量。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