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是民生之基,为着力提升供水服务保障能力,让市民群众有水喝、喝好水,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从未停止脚步。近年来,面对楚雄市年降雨偏小、原水水库蓄水紧张和供水管网漏损率偏高的形势,楚雄市供排水有限公司积极推动供水服务改革向纵深推进,多措并举,用责任和担当筑牢城市供水“生命线”,全力以赴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平稳有序。
“多频率”检测,严格把关水质
面对原水紧缺、原水水质较差的情况,不断优化自来水生产工艺,科学增加药剂投加量,加密原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检测频率。进一步加强出厂水和管网水余氯控制,结合新国标加强对出厂水中重点指标的跟踪与控制,为保障生产运行、不断提高供水水质提供依据。加强对管网在线水质检测点的监控,全面做好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对水质问题出现较多的小区进行重点跟踪,确保居民饮用水水质安全。
“试点化”推进,有效降低漏损
着力实施彝人民居商贸城片区、彝人古镇星宿家园片区、安居小区片区DMA分区计量工作,彝人民居商贸城片区共9个小区,约3815户住户,开展DMA分区计量监测并治理后,漏水量从2496m³/日降低至863m³/日,漏损率由未治理前66.98%降至36.83%;安居小区片区共5个小区,约819户住户,开展DMA分区计量监测并治理后,漏水量从646.2m³/日降低至99.5m³/日,漏损率由未治理前46%降至10%。2022年楚雄市成功入围全国公共管网漏损治理50个重点城市之一;2023年企业自筹资金160.21万元实施鹿城西路、太阳历大道、阳光大道等主供水管智能压力调控系统安装工作,自筹资金103.5万元实施安居小区片区、富民片区、彝人古镇片区、龙江路等漏水较为严重部分管网更新改造工程,自筹资金83.9万元更换老城区、东南新城片区主要老旧、失灵阀门。DMA分区计量、智能压力调控系统安装、管道更新改造等工作的开展,有效降低了试点片区管道漏损率。
“数智化”监测,智慧赋能调度
安全、持续的供水是企业稳定生产的保障。楚雄市供排水公司从提升供水动态感知能力需要出发,整合收集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点、厂站设备等信息,建成生产管理平台,实现“数据流入、融合分析、指令流出”科学调度,供水全流程管理数字化。通过建立供水管网地理信息地图及管线信息数据库,在城区供水管网关键点位安装了压力、流量、余氯、浊度传感器,将所采集数据传输至生产管理平台,精准、在线、实时监控供水管网压力和流量运行状况,发现异常第一时间自动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保障用水安全稳定,以“数智”护航民生。
“零跑腿”办理,优化服务流程
建成使用“网上营业厅”,打通线上申请到线下办理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和用水用户息息相关的系列功能,用户信息管理、用户抄表管理、用户缴费管理、用户需求管理、用户工单管理等,解决了用户在缴纳水费不方便、查询信息嫌麻烦、有了问难咨询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不断压缩办理环节,完成5个供水报装流程简化为2个,用户线上申请新装办理,逐步实现用水报装“零上门”服务目标。“网上营业厅”成为寻常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能单元”,让水费缴纳成为一件简单、便利的事情。
“全天候”服务,解决供水问题
“96161”客服热线24小时在线服务,并与客服工单系统结合使用,客服座席在接听用户电话过程中,对用户反映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后形成业务工单,第一时间派发落实,待办工单实时提醒催办。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抢修人员实行356天24小时值班值守,构建从热线接诉到便民维修全闭环流程,提高维修及时率,及时响应和处理用户服务诉求,当好服务企业“水管家”、用户“水保姆”。
下步,楚雄市将持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安全优质供水,通过城区供水管网改造、供水管网分区计量、供水管网压力调控及供水管网智慧化建设等技术手段,确保2025年实现楚雄市城市供水管网现状漏损率由28%逐步降低至8%的目标,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优化服务效能、强化水质检测力量和深入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持续提升供水服务保障能力,全力打造放心水、优质水、满意水。(李永发 杨佳学)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