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与沙斗,其乐无穷!

时间:2023-11-17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马晓杉

和田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背部风沙区主要以流动沙丘为主,平原区年浮尘天气达200天以上。“一天三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一句话道出了和田人被风沙侵袭的无奈。如何固定风沙?如何向沙漠要效益?如何与沙漠和谐共生?战风沙是大家共同的意愿,他们用智慧与沙漠进行着不懈的抗争。

让流动沙丘“定”下来

“草方格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芦苇杆子需要插进去20公分,露出来20公分。如果沙障间距过大,沙障容易被风侵蚀损坏,距离过小则浪费材料。”在阿和公路(G580国道)上,管护员吾布力•亚森正挥着改良过的坎土曼抛着沙子,周围的同事则往沙里埋芦苇杆并扶正。

图为管护员正在种植草方格。

为最大限度减少风积沙对公路的影响,洛浦县林草局按照“因地制宜”和“阻沙先行、固沙为主、固阻结合”的思路,首先在道路最外侧设置高 1米的高立式沙障,减缓风沙对平铺式草方格沙障的掩埋,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其次在沿道路两侧各埋设宽度为 60米的平铺式草方格沙障,和田地区阿和公路段累计设置草方格 5.08万亩,守护这条重要交通干线。

“洛浦县杭桂乡北部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保护面积达16.5万亩。通过建设刺丝围栏、草方格沙障、高立式沙障、管护站,警示标牌、设监测瞭望塔、配套监测保护设备等方式对封禁区常态化开展巡护管护,加强封禁区管理,保护区内林草植被盖度明显提高,有效阻挡流动沙漠侵蚀,提高了周边区域的生态稳定性。”洛浦县多鲁林场管理站站长张成德介绍。

让产业发展“绿”起来

在洛浦的戈壁荒滩上,一排排的太阳能光伏板列成方阵到县城的边缘。

图为洛浦县光伏基地。

“光伏支架和组件的建设可以减少沙丘流动,还能拦截太阳辐射,降低沙漠戈壁地表温度,减少蒸发量,增加土壤湿度,可以明显改善这里的小气候。”国家电投和田公司总经理黄胜泉眼神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和田地区以光照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建设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为突破口,2023—2025年规划面积 570平方公里(85.5万亩),装机规模1800万千瓦。通过光伏基地建设,引进光伏企业,在戈壁、沙漠区域建设光伏基地,在光伏园区就地或异地造林种草防风固沙改善环境。根据水资源条件,在光伏基地周边开展造林种草或工程固沙,改善光伏基地周边环境。配置抽水蓄能、矿产开发、引进高用电项目解决光伏电能消纳问题。 

“现在洛浦的基地装机规模是66万千瓦,占地面积18000亩,每年9亿度发电量全部上国家电网。”黄胜泉介绍,现在公司在和田、策勒都有投入,预计明年全部建成,治沙面积在5万亩左右。下一步将针对绿电交通、换电重卡,大力发展充电桩、换电站建设。

把生态屏障“锁”起来

“上个月的胡杨林文化节来了1万多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带着亲朋好友在休息时间来这里玩。”洛浦县杭桂镇达尔湾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站站长阿卜力克木•麦麦提明说到。

图为深秋的胡杨林。

2019年,“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拯救行动”正式在和田启动。洛浦县借助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当年修建4.7公里的引洪沟水渠,灌溉了5万亩天然林;2020年,完成计划的同时超额完成3万亩灌溉,并完成2公里左右的堤坝修筑,且在荒地播撒红柳、梭梭、胡杨等植物的种子,进一步扩大荒地绿植覆盖率。监测显示,通过引洪灌溉行动,灌溉区域内胡杨林出现恢复性生长,灌草覆盖度明显增加。

“以前,为天然林灌溉利用的是农业剩余用水,引水有很大阻碍。如今,通过对天然森林区饮水灌溉播撒红柳、胡杨的种子,新长出的红柳胡杨苗已长成70%以上。洛浦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旅游业也得以发展。今后,我们还要持续做好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植被生长条件,持续扩大绿洲面积。”洛浦县国有林场管理站副站长依明托合提•麦麦提明说道。

图为群众正在沙漠中种植红柳。

而这些只是和田地区的荒漠化治理的缩影。于田县玫瑰花种植基地是在沙漠上种植2500亩防风林后,种植玫瑰花4300亩、230余万株,每年雇佣季节性临时工23万人次,带动周边2万余农户实现增收6000余万元;策勒县依托“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等重点工程建设,累计完成人工造林 28.39万亩,发展经济林 42.58万亩;洛浦县通过防沙治沙增加林地9.2万亩,建成防风固沙林 1万亩,种植红枣 6.26万亩,建设温室大棚 520座,每年可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 800个,季节性工作岗位 4000个,务工人员平均月收入可稳定在 3000元……多年来,和田地区不断探索实践,总结着防沙治沙“和田模式”,高效精准地破解风沙灾害带来的困局。

近日,在和田地区召开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现场推进会上,新疆林业和草原局介绍,“十四五”以来,新疆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899.81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84.43%,治理面积位居全国前列。根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新疆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结束了新疆作为全国唯一沙化面积扩展省区的历史。中科院荒漠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表明,全疆天然和人工绿洲面积“双增长”。绿洲面积由1990年的9.9万平方公里增至目前15.5万平方公里,增长56.6%。

在新疆,人类与荒漠化的斗争,始终在持续。从黄沙肆意到绿意葱茏,从“死亡之海”到“经济绿洲”,在多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过程中,新疆人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代接着一代干,使群众成为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的新疆特色防沙治沙之路。(马晓杉)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