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围绕完整的生态环境,依托“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天然氧吧”“中国·红河蝴蝶谷”“千年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等靓丽名片,发挥蝶谷秘境、梯田云海、溪流瀑布、古茶村落等多种元素汇聚叠加的独特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康旅、农旅和文旅融合三大体系建设,积极塑造金平县文化和旅游产业“康养”品牌,打造“特色长寿康养目的地”与“多彩边地文化休闲目的地”,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依托蝴蝶文化打造旅游产品风向标
金平县丰富的蝴蝶资源,吸引着自然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前往调查和探索,是云南省第一家获认定的“中国长寿之乡”。近年来,金平县不断延伸健康、养生产业;通过提供瑶医保健、温泉康养、林间活动等保健养生服务,推动打造健康疗养,发挥“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天然氧吧”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金平县康养旅游。
着重突出“中国·红河蝴蝶谷”“国际知名蝴蝶生态观光旅游目的地”品牌名片,将“中国·红河蝴蝶谷”建设成了生态环境优质、蝶类资源丰富高效的国际一流观蝶胜地,每年的5至6月份观蝶人数暴涨。探索生态、文化、教育和旅游的跨界融合,开发蝴蝶生态文化、山水文化等系列研学旅游新业态,并于2023年6月5日中国昆虫学会为红河州金平县举行“中国蝴蝶之乡”授牌仪式。将蝴蝶观光经济打造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举办首届“蝴蝶谷艺术节”活动马鞍底艺术节开幕以来,实现接待乡村旅游者10.58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1.16亿元。
提升跨境旅游优势 强化传统节日发展新动能
依托口岸优势,建设长寿康养旅游目的地。金平县地处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与越南2省5县接壤,边境线居全国与越南接壤第一位,拥有金水河国家级一类口岸。为发挥金水河国家级口岸优势,2023年6月13日,开通云南省唯一一条在运营中通往越南的国际道路客运班线。2023年11月3日,金平县代表红河州参加2023年莱州省第一届一万人口以下少数民族文化节,通过民族传统服饰、歌舞,展现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采,推动了中越文化团体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和中越跨境旅游合作打下扎实基础。
提升打造民族传统节日。金平县内世居苗、瑶、傣、哈尼、彝、壮、拉祜、布朗、汉等9个民族,各民族孕育出别具风情的节庆习俗,依托各民族节庆、对民族文化基因、革命文化基因进行梳理和辨识,对文化内涵、价值进行挖掘和整理,开展苗族“花山节”、者米“男人节”、彝族“姑娘节”“跨国泼水狂欢节”,“蝴蝶谷艺术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动“非遗+旅游”“音乐+旅游”“节庆+旅游”等新旅游业态创新发展,将文化内涵、文化价值融入旅游,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促进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经济协调发展,将多彩边城的内涵深化为民族之乡、文化之乡、歌舞之乡、幸福之乡。
打造一批网络文化打卡地
金平县挖掘城市夜间消费新动能,以夜游、夜市、夜展、夜消费为主要业态,发挥“王步田商业中心”“花果山城市公园”等夜间消费潜力,全面提升县城夜间文旅经济规模和发展质量。将当地文旅项目、产品、服务和当地本身的文化氛围、生活方式、自然景观等融为一体。
重视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塑造地方文旅品牌,点亮地方文旅特色。提炼“文化元素”和“地方特色”,打造“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商业氛围浓厚、游客流连忘返”的县城夜消费夜经济。让地方和文旅项目成为高品质的“文化打卡地”,让地方文化品牌有口皆碑、深入人心。(杜浩楠/文 金平县融媒体中心/图)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