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五老”宣讲团坚持常学常新、协同创新、知行合一新理念,为全县乡村振兴、关心下一代、基层社会治理献计出策,发挥余热,为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红河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贡献银发力量。
“常学常新”学思悟践提理论。为提高宣讲效果,宣讲团成员注重自我提高,不断创新,利用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媒体线上自主学,利用“三会一课”、各类型讲座线下集中学,通过多渠道学习,不断扩宽知识视野,增强宣讲成员理论功底,刷新理论新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把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阅历结合起来。让“五老”宣讲更新颖、更专业、更科学。
“协同创新”开辟创建新阵地。为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创建了以王崇信等老干部姓名命名的银发专家人才工作室。目前,王崇信侨乡文化传承工作室接待全国、省州县考察学习单位3000余人次,成为红河县重要的侨乡文化传承示范教育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阵地;吴志明民族非遗文化传习工作室,重点围绕困难家庭子女,目前共培养260余名非遗文化艺术人才,其中10余名成为红河县歌舞乐的“台柱”,是红河县歌舞乐团的中坚力量;杨有万关心下一代工作室,组织宣讲团到各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宣讲活动,筹措经费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组织做好家庭困难学生的救助活动,共发放救助金6.1万元,共救助家庭困难学生125名。
“以知促行”知行合一重实践。宣讲团成员坚持“先知在行”,定期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走访调研,多方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宣讲计划,派出合适的宣讲员,充分发挥“五老”的政治、经验、威望三大优势。今年来受邀到老年大学、县属机关和各乡镇、中小学,开展党史、县史、民族史、侨乡史宣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29期,为基层的建设发展贡献“银力”,为边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助力。
红河县“五老”宣讲团将继续招贤纳能,持续注入新活力,加深加厚宣讲团阵容,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强化专业技能,与时俱进,紧跟全县发展大局,为打造新时代“绿美红河”发光发热。(红河县委老干部局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