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40多天的孕育、生长,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云粳37号”稻米摆上了市民的餐桌。
“今年我镇试种了1000多亩的‘云粳37号’,该品种市场价卖15元一公斤,很有发展潜力。”田园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王文海介绍。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颗粒饱满、色泽透亮的热米饭在丰盛的餐桌上散发着清甜的香味,给人们带来了鲜美的生活。“一年也吃不了多少斤米,就想吃点口感好的、健康的。”刚买了新米的关庙社区居民孙林这样说。
一粥一饭,事关人民福祉。近年来,田园镇围绕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根据气候、土壤性质等自然条件,探索水稻种植技术和品种更新,科学选优新品种,增加绿色产品附加值,着力建设右甸坝“优质粮仓”,让群众乐享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云粳37号”的种植,是田园镇推广“党总支+合作社+党员”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也是推动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致富的缩影。“这种稻米亩产量不算高,价格也较其他品种高些,但香甜软糯、绿色生态,很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硕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左金洪说到。
环山脉水、田城相拥的山水田园间,新希望正在萌发,新动能正在孕育,一曲多产粮、产好粮的乡村振兴新曲,正缓缓在茶乡大地上鸣奏。“下一步,我们将以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为着力点,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生产命脉,确保农村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田园镇镇长这样说。(宋春松 李素芹 汝南希)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