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强烈的人才意识、鲜明的用才导向、良好的成才环境,助推各类人才在永德施展抱负、大显身手,让各类人才与永德同成长、共进步,奋力打造人才创新高地、创业福地、创造宝地。
广发“英雄帖”,用最大诚意引进人才。坚持把人才引进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各领域专家学者、高端人才荟集永德,为永德发展把脉问诊、开具良方。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坚持带头抓人才,带队到上海、昆明等地开展招才引智工作7次,今年以来,全县引进医疗专家人才28人、教育人才53人,新增医疗卫生专家工作站9个,聘请中东部退休“名师”10人,引进“为中国而教”支教教师18名。持续深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引进李淑斌博士团队发展香水月季产业,正在加快建设中国香水月季种业研发中心和试验基地。与云南警官学院、昆明文理学院签署“校地结对帮扶”协议,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签订《永德诃子邹忠梅专家工作站》建站合作协议。联合中山大学、长江商报以及蒙牛集团等14家上市企业举办首届“中国·永德濒危动物保护高峰论坛暨灰叶猴栖息地生态修复研讨会”。举办“云南社科专家永德行”专家见面会,9名省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为永德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善施“基底肥”,用最好环境培育人才。注重挖掘本土人才资源,把具有富民强村本领的能人选出来,把具有开发潜力的巧匠用起来,为永德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围绕“果糖茶菜烟畜”和新能源“6+1”产业建设人才需求,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4421人次,技能培训4211人次,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融合发展。开展坚果、茶叶、芒果、蔬菜、魔芋、养殖“六个上千”技能人才培训11000人次,开展现代农民培训工程行动技能提升培训2344人次,着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能致富”的本土人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同步发力,选派140名教育卫生人才、449名党政人才外出培训,邀请7批次30余名专家赴永德调研指导坚果、诃子、茶叶、荔枝等产业。建立“劳务合作社”,与用工企业和劳务中介进行“双绑定”,“订单式”输出就业人员47846人次。持续推动人才资源大调研成果转化,建立656名永德籍市外人才库,探索建立由乡(镇)党委为主体的人才跟踪联络机制,建立“微信群”常态化联络永德籍在读高校大学生2800余名。
常敲“聚宝盆”,用最高标准使用人才。聚焦人才作用发挥,不断优生态、耕沃土、搭平台,让每个人才都各显其能、各尽其才、各美其美。邀请省第一人民医院等省内外医疗专家到永德开展带教手术78人次,开展临床诊疗、教学活动、科研水平以及学术交流231人次,45项技术得到突破。服务胡桂兵院士专家工作站团队到永德开展科研攻关、破解荔枝丰产稳产难题,荔枝亩产由600斤增长至1600斤。服务张颖君专家工作站团队到永德开展红茶熟茶科研攻关2次,推动永德熟茶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与云南中科胚胎工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优质种源及商业化良种快繁技术助力肉牛科学化养殖。完成县域临沧坚果基地提质增效及坚果种植技术服务指导培训595人次,开发新产品2个,组建云南省永德县澳洲坚果产业科技特派团1个,选派科技特派员9名。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今年以来,6项创新成果获得专利,永德县创建为全市唯一获评的云南省科技创新示范县。
厚植“常青树”,用最优政策留住人才。坚持以细致周全的贴心服务,最大限度给予人才优待、尊重和环境,最大程度展现永德爱才的诚意,让人才在永德办事一路绿灯、创业一路顺风、发展一路长虹。建立县处级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制度,32名处级干部以“联系+常驻”方式,精准服务产业、企业、教育、卫生等领域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可实现“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50套,制定人才入驻申报管理办法,确保人才“来了有房住、留下有住房、生活有保障”。注重激发返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和信心,建立“一对一”的创业帮带见习基地14个,累计提供见习服务560人次,已有95人顺利启动创业,建立创业孵化基地1个,累计入驻孵化创业项目48个,已出园项目32个,择优发放青年创业人才“贷免扶补”128户2181万元。注重人才激励,推荐申报“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人选1名,2名高层次人才获颁“兴滇惠才卡”,授予2名援永人才“荣誉公民”称号。(罗江 任光云 李加凤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