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公布了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全国323个县(区)达到了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名列其中。
绿春属多雨区,水资源丰富,县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291.9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5.33亿立方米,居红河州第二位,境内河流众多,天然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全县有过境河流两条,主要支流九条,水能理论蕴藏量168万千瓦,其中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为120万千瓦。水能资源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县境西部和南部,占全县可开发量的98.5%。
据了解,绿春县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任务包括制度建设与节水管理、节水工程建设、节水载体建设三大方面。制度建设与节水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节水管理机构及管理机制、加强节水基础性管理制度建设(计划用水管理和节水“三同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节水激励机制等;节水工程建设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控制管网漏损率;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提高农业水利用效率;加快推进再生水回用,提高非常规水源利用率;加强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节水载体建设方面的主要任务是推进节水型公共机构、节水型居民小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工业园区的创建工作。
在发展过程中,绿春县积极落实各项节水工作,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机制,全县实行了居民生活用水水价2元/立方米,经营性用水水价3元/立方米,工业用水3元/立方米,特种行业用水水价4元/立方米,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价1元/立方米标准的水费收缴工作,以节约用水资源和提高群众节水意识;先后出台了《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绿春节约用水奖励办法的通知》《绿春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文件,促进节约用水;确定了2所节水型学校和1个节水型小区等,积极落实各项节水工作,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同时,绿春县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活动与法治宣传活动结合起来,加大水法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等宣传力度。通过在各级各类机关单位、学校、居民小区开展节水宣传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的节水宣传,使节水理念深入全社会。要求机关、团体和社区等,切实强化节水措施和履行管理责任,加强用水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杜绝“跑冒滴漏”,杜绝出现“长流水”现象,积极抓好节水改造,提高节水效率。
绿春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让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等理念宣传深入人心,营造了良好的节水氛围,增强了群众对节水措施的了解,丰富了水利安全等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水患意识和节水意识,使绝大多数群众的思想意识逐步由“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形成惜水、爱水和节水的良好习惯。(杜浩楠/文 绿春县委宣传部/图)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