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

时间:2023-10-1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杨婧瑶

10月17日,据“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普洱专场发布会消息,党的二十大以来,云南省普洱市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系列三年行动,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全面建设旅游城市,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73亿元,增长3.1%,投资、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今年前三季度,预计普洱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

如今的普洱,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底色更亮,产业强市路径更广、支撑更硬,生态建设颜值更高、品质更好,改革开放领域更宽、活力更强,边疆治理根基更牢、民心更稳,实干兴普氛围更浓、劲头更足。

其中,普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5.4万个,183个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3315人,消除返贫风险1.7万户5.7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7.8%、17%。实施产业帮扶项目425个,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3万人。全市78%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培养3313名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立市之基、强市之本,普洱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活产业,塑造产业发展主引擎。咖啡精深加工率提升至32.5%,规划光伏项目总装机828万千瓦。1至8月产业投资增长16.9%,占比提高5.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27.5%;民间投资增长36.4%,占比提高9.4个百分点。“双节”假期游客增长270.7%,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64.2%。

高位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普洱市生态环境状况等级连续7年评价为优,2022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全省排名第2位,10个县(区)生态环境状况等级均为优。持续推进“两违”整治,改造老旧小区133个,新建“口袋”公园35个,新增绿化面积1040.6万平方米、植树118.9万株,创成省级绿美乡镇10个、绿美村庄12个。景东县创建成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宁洱县入选国家林业碳汇试点。

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普洱咖啡出口拓展至菲律宾、阿联酋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持续增加东南亚国家产品进口。建立纾困主管和政策专员制度,帮助13万户经营主体获得贷款245亿元,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1至8月口岸进出境货物和人员分别增长42%、245%。边民互市贸易额增长48%。中老铁路普洱段累计运送旅客730.3万人次、货物179.5万吨。引进市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78.9亿元。

统筹强边固防、基层治理,普洱市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提升至74.8%。新增城镇就业1.56万人,帮助8000余名失业和困难人员再就业。19个教育补短板项目建成使用,免费为全市新生儿、孕妇分别开展G6PD和唐氏综合征四联筛查,免费为2万名适龄妇女、3.6万名适龄人群分别开展HPV基因和结直肠癌筛查。扎实推进4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此外,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普洱市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践行“三个工作法”,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做到讲政治坚定坚决、讲责任知重负重、讲效率立说立行、讲结果善作善成。

普洱市委副书记、普洱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刚表示,下一步,普洱市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践行“三法三化”,树牢“十种鲜明导向”,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跑出普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速度。期间,将以更高帮扶质效绘就振兴亮色,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以更高产业层次提升经济成色,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以更高开放水平释放区位特色,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以更高城乡颜值擦亮生态底色,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以更高幸福指数增添民生暖色,丰富高质量发展内涵。(杨婧瑶)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