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委老干部局针对离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在看病就医、居家照护、困难帮扶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情况,积极探索“四清”“四联”“四服务”工作举措,进一步提升离休干部“一人一策”精准服务水平,为全市离休干部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关心与照顾。
“四清”筑牢离休干部“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基础。以“四清”为目标,通过走访和专题调研,做细做实离休干部“一人一策”基础工作,为离休干部精准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基本信息“清”,走访全市离休干部,仔细填写《离休干部走访情况表》,记录日常生活照顾、健康状况、子女联系方式等信息,建立离休干部基本信息库,结合每月电话联系动态掌握离休干部生活情况,为精准实施“一人一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待遇落实“清”,针对“离休干部有哪些补助政策”“离休干部待遇由哪边负责”“离休干部待遇是否落实到位”等一系列政策待遇问题,对离休干部原单位及社保机构进行调研,弄清各类离休干部待遇、数额、发放渠道等内容,为精准实施“一人一策”提供政策保障。服务保障“清”,主动联系社区、医院、第三方涉老机构,摸清生活服务、医疗服务底细,尤其是社区志愿服务内容、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家庭签约医生上门服务情况、看病就医绿色通道流程等,形成服务保障清单,为精准实施“一人一策”提供内容支撑。特殊情况“清”,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多方面收集涉及离休干部空巢、独居、失能和重病等各类特殊情况,听取原单位、所居住社区处理意见,制作《离休干部特殊情况统计表》,为精准实施“一人一策”提供解决方案。
“四联”凝聚离休干部“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合力。以“四联”为手段,整合医疗单位、原单位、居住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多方资源和力量,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离休干部服务格局。联合医疗单位,积极对接全市各大医院,研究为离休干部提供一站式的专业诊疗和护理服务,畅通看病就医绿色通道。会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团队召开座谈会,收集家庭签约医生上门服务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办法,提升服务质量。联合原单位,组织各单位老干部工作专兼职干部集中培训,注重老干部工作队伍培养,提升了解离休干部基本情况、落实政策待遇、解决现实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原单位管理服务水平。联合所在社区,会同社区开展居家养老调研,推动完善社区养老院、老年食堂、老年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调动社区积极性,优化社区服务,为离休干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提供更丰富、更贴合需求的内容,构建高质量社区养老生活圈。联合养老机构,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走访参观个旧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养中心,医养中心配套设施完善,设有评估室、理疗室、心理咨询室、健康体检中心、棋牌室、阅览室、户外花园等,为老人养老、医疗、康复、休闲娱乐提供便利的条件。中心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养老护理员,在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保障的同时,又能满足生活照护的需要,让老人安心,家属放心,开辟了离休干部精准服务新渠道。
“四服务”打造离休干部“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品牌。以“四服务”为抓手,构建“事情有人管、生病有人问、困难有人帮”的工作格局,形成具有个旧特色的离休干部“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工作模式,打造“银龄先锋·睦邻共建”服务品牌。细致的生活服务。从日常生活有什么需求、有什么困难等方面着手,形成“三张清单”,让离休干部老有所养、生活无忧。向离休干部发放信息联系卡,与离休干部形成双向交互联系,通过电话交谈、社交沟通、上门看望等方式为他们提供情感关怀,排遣孤独寂寞,解决实际困难,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周到的医疗服务。打造看病就医、健康管理、日常配药、自付报销的医疗服务闭环圈,为全市离休干部提供周到、便捷的医疗保障。在个旧市人民医院和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开辟了就医绿色通道,离休干部享受挂号、就诊、住院“一站式、一对一”服务。每年组织离休干部健康体检,并设立专属健康管理档案,定期不定期邀请专家为他们进行健康、用药等咨询指导。专业的社会服务。依托各街道(镇)、各社区,打造“社区+平台+居家”的养老模式,对接区内社会资源,建设阅读、健康服务、社会服务等平台。贴心的志愿服务。大力号召社区志愿服务团队,为离休干部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困难帮扶、文艺表演、医疗保健等服务。定期不定期将《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等送到离休干部手中,为他们讲述最新时政要闻和身边的故事,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组织他们参与棋牌、拳操、文艺等协会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雷姣 个旧市委老干部局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