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安宁市金方街道五治融合案例入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3)”

时间:2023-09-1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近日,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教育部——浙江省省部共建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3)”征集活动,共选出100个案例入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3)”。

其中,云南省安宁市金方街道“‘五治融合’构建大型国企老旧家属区 多元共治特色社会治理新格局”典型案例成功入选。

此次安宁市入选的案例名为《“五治融合”构建大型国企老旧家属区 多元共治特色社会治理新格局》。该案例聚焦2008年以来,安宁市金方街道受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改革和主要生产区搬迁影响,辖区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老旧小区多、老龄人口多、困难人群多;社会治理难、资源整合难、为民解忧难;治理平台少、共治力量少、服务措施少等“三多三难三少”问题。在此背景下,金方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抓实“五治融合”工作,在社会治理多元共治力量培育、多元共治平台建设、“一社区一特色”社会治理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将社会治理工作同安宁市委、市政府中心(重点)及街道老旧小区改造等中心工作相融合,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广泛汇集民意、发掘民智,持续提高老旧家属区治理多元参与率,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从“单一管”到“多元治”、从“被动接”到“主动干”、从“粗线条”到“微治理”转变,切实解决大型国企老旧生活区治理难、成效不明显问题。

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

近年来,金方街道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心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凝聚各方共识,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以党建带群建的方式整合辖区组织力量,统筹社区大党委、区域化共青团联盟、工会联盟、妇女联合会“4”个组织,联合“N”个区域内志愿者队伍、居民代表等组成党建协作联盟。探索建立党建联席会议、领导班子联系村(社区)、党员干部联系驻区单位以及社区、物业双向沟通、交叉任职等制度,建立跨域党建联合体,填补基层治理空白点,推动惠民乐民、文明创建和社区发展“多维共赢”。以多方联动、集群发力、共建共享模式,打破街道、社区和各单位的“隔离墙”,以共建一支队伍、共办一次活动、共过一次组织生活、互相开放一个场所、互相通报一次情况、互提一条意见建议为内容的“六个一工程”,构建起党建工作联抓、公益活动联办、社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卫生环境联管、社会治安联防的“六联共建”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法治是基层治理的前提和保障

为提高城市治理整体能力,金方街道多举措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法治宣传日、群众性法治文化等各项普法教育宣传活动,并充分发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引领带动法治乡村建设的作用,以“法治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全覆盖,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基层法治人才保障。

与此同时,金方街道紧抓“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能力、水平,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并按照“应援尽援,尽援优援”的原则,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为弱势群体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坚实的法律保障。

德治激扬正气,文明成风化俗

金方街道致力以德治为引领,深化文明“三家”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最美一家人”评选活动,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通过法治阵地建设,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广大群众崇法、尊法的法治意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知法、学法的自觉性。

在不断提升城市法治文化阵地品质建设的同时,金方街道通过开展居民爱国教育、道德教育,树立典型,发挥居民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深挖居民中的先进典型,进行评选、表彰、宣传,形成人人想当典型、人人争当典型的良好社会风尚,切实增强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德治力量。

得益于此,金方街道涌现了一批上档次的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为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自治”提动能,夯实社会治理“基石”

近年来,金方街道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分利用网格员、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群体直接联系群众的优势,建立“定期走访”制度,采用居民议事会、流动现场办公会、党建联席会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民主协商活动,做到居民共同协商、共同参与、共享成果。

同时,以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为契机,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充分挖掘昆钢历史文化传承,探索“社会工作+多元主体”的老旧小区协商共治模式。在调整充实老旧生活区“楼栋长”队伍力量的同时,建立激励保障措施,发挥大型国企单位干部职工(含退休干部职工)及社区医疗卫生、文体、环保、消防、教育、法律等行业人才资源优势,通过知识讲授、交流“沙龙”、情景模拟、现场实践等方式,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增强社区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智治”凝民心,活化社区治理“中枢”  

为实现“源头”治理,金方街道牢固树立防患未然的责任意识,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变“被动防”为“主动干”。金方街道首先依托网格化管理,科学设置146个网格(包含1个街道网格,17个村社区网格,128个基础网格单元)。将辖区内村(居)民小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等全部纳入网格之中,以每个网格为作战单元,形成“街道统筹、村(社区)负责、居民小组上报、区域网管员排查”的四级网格管理制度,推动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由“有空白”到“无盲区”。

健全完善“一核三委六支队伍+大工委、大党委”的社会治理体系。紧抓基层党组织这一核心载体,引领村(居)委会、楼委会、业主委员会三委班子,统筹嵌入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六支队伍进网格,联合“N”个区域“大党委”力量,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对重点人员、特殊人群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真正做到“治未病”。

在此基础上,金方街道积极推动社会治安综治中心、网格化监督指挥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四中心融合建设。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构建矛盾纠纷流程化处置机制,形成“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模式,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纠纷化解服务。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