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大经济”为引领 推动云南红河金平发展质效双增

时间:2023-09-13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杜浩楠

9月12日,云南省红河州举行“强信心 重质量 快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金平县专场。

据发布会消息,党的二十大以来,金平县以“三大经济”为引领,抓实系列三年行动,掀起“大干项目加快发展”热潮,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38亿元、增长6.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67亿元、增长15.5%。

金平县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绿色成为金平发展的靓丽底色。加快推进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突出绿色、生态、高效,持续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今年上半年“绿色食品牌”十大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13.49亿元;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补齐工业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不够的短板,今年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5.08亿元;推动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深挖梯田文化、蝴蝶文化、长寿文化、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成功举办“中越跨国泼水狂欢节”“首届中国•红河蝴蝶谷艺术节”等一批节庆活动,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金平唱得响、叫得亮。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59.49万人次,旅游收入17.66亿元,增长70.69%。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生态文明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7%,森林覆盖率达63.94%。全面加强蝴蝶谷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被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授予“中国蝴蝶之乡”称号。扎实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规划实施绿美乡镇3个、绿美社区10个、绿美村庄270个。纵深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13个乡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94个行政村成功创建州级生态文明村,3个村获“国家森林乡村”、17个村获“省级森林乡村”荣誉称号。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力将金平打造成“沿边开放新高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零跑动比例均达到100%。上半年实现经济主体较2022年底净增2977户,企业数较2022年底净增162户。加快口岸建设,促进沿边开放。金水河口岸获国务院批准由双边口岸升级为国际口岸,沿边开放迈入新发展格局。围绕扩大开放验收,统筹推进口岸通关提速、功能提升、贸易提质,建成物流冷链产业项目。今年上半年,新增外向型经济主体13家,备案贸易企业突破10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1%,“过路经济”逐步向“口岸经济”转型。

坚持法治金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活动,组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普法工作队、金平县女子普法志愿者服务队等普法队伍,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法治宣传固边防”“法治走边关”等普法活动230余场次,覆盖群众2.5万余人次。

聚焦补齐民生短板,着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半年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0.5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41%。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73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任务完成率分别达100%、99.47%。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与能力提升改造项目20个,改造校舍面积1.9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所,全县教育保障和教学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加速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成13个乡镇卫生院和1个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管理中心、11个乡镇卫生院心脑血管救治站,6个乡镇达到国家基本标准。(杜浩楠/文 金平县委宣传部/图)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