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金河镇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摆在压倒性位置,始终锚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群众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三个目标,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持续在助农增收上发力作为,不断带领群众探索创收机制,拓宽增收渠道,创新增收模式,以四个“聚焦”推动群众增收,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
聚焦“产业带动、利益联结”法。聚焦优势产业,依托资源要素,把壮大产业作为促进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把产业联动机制建设作为实现群众致富的关键抓手,不断延伸产业链、构建利益链、完善政策链,充分发挥产业项目的助农增收作用,引导辖区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主体带动农民增收,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自然资源、公共资产优势,推进市场化经营,提升农民经营性收入。近三年来,紧紧围绕“一县一业”培育申报“一村一品”7个,整合涉农资金项目累计投入4952.95万元,实施项目67个,覆盖带动6974户31059人稳定增收。
聚焦“劳务带动、稳岗就业”法。深入村组强化就业政策宣传,主动搭建宣传平台,通过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途径,以发放宣传资料、进村(社区)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为群众详细讲解相关就业创业、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一次性求职补贴等优惠政策,帮助群众解疑答惑、排忧解难,切实提升脱贫人口就业率,开发并安置保洁员、护林员、护路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554人。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务工1.25万余人次,转移省外就业11615人,县外省内就业4494人,外出务工群众月收入稳定在4500元以上。为外出务工的脱贫户731人,申报了73.1万元外出务工补贴,为群众增收保驾护航。
聚焦“政策带动、兜底保障”法。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根本,金河镇党委和政府切实把兜底保障工作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认真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坚持提标和扩面一起抓,进一步聚焦困难群体,全力筑牢救助防线,兜牢保障成果。针对特殊困难群体,认真分析研判,发挥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兜准、兜住、兜牢”保障作用,扎实做好政策兜底,确保应享尽享,不漏一人、整户覆盖,夯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今年以来,低保和特困累计受益1769人,发放保障金485.89万元,临时救助累计享受308人,发放21.47万元。
聚焦“消费带动、农文旅融合”法。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需要,是农村生态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立足田园景观、生态自然及边境旅游,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家文化体验,以休闲旅游带动群众发展农家经济,打通集休闲旅游服务、农业生产、农耕体验等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努力打造县城城郊经济增长点、周末休闲旅游圈和集红色旅游、民族文化、山水田园风光为一体的边境乡村旅游示范点,同时,大力引导扶持美丽农庄、精品农庄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统筹谋划,用政策的杠杆支持乡村发展,建设更加美丽宜居、富民兴边的和美边寨。(金平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