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被评为“云南省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2年获批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项目……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鹿阜街道阿乌村委会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通过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文化传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五部曲”奏响民族团结新乐章,让村庄不断“强起来、美起来、富起来”,形成了点上出彩、线上结果、面上开花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阿乌样板。
坚持党建引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让村庄“强起来”
阿乌村党委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加强村党委班子建设入手,把对待群众有感情、带领群众致富有办法、维护民族团结有思路的党员、骨干选拔到村“两委”、村民小组中,选优配强村班子。村党委书记杨金富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于挺身、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带头深入群众家中、工作做在田间地头,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为班子成员及广大党员群众树好标杆。班子带领干,党员干部跟着干,党群融合干劲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成为村级组织党建引领各项发展工作的“动力火车头”。创建工作中,成立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为组长,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出台《阿乌村村组干部问责管理办法》,形成党委领导,村“两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村民小组通力协作,村民共同参与的多元创建格局。学思践悟的同时,阿乌村通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好“暖心敲门”“志愿服务”等活动,在乡村振兴、为民办实事、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理等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党风促村风、带民风,让村庄“强起来”。
提升人居环境,编好民族团结“同心结”,让村庄“美起来”
乡村美不美,既要看“颜值”,更要看“气质”。为深入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及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工作,阿乌村党委班子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全力打造亮丽整洁的乡村环境。
在2022年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建设中,为充分征求民意,阿乌村通过广播、微信群、张贴宣传材料等方式在村内高频次宣传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相关政策。村委会先后组织召开党员大会8次、群众代表大会3次、全村群众大会5次,对全村老旧住房及临时建房进行全面摸排,同时向群众宣传方针政策,让阿乌村的全体村民家喻户晓,最大限度争取群众支持,夯实项目建设群众基础。最终,农户自愿退让水田53亩,1445人每人集资50元,共72250元用于村庄前期规划设计;72户拆除重建的农户每户自愿上交500元用于房前屋后统一绿化。全村形成了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良好风尚及齐心协力谋发展、凝心聚力干事业的良好局面。
拆除老旧房屋时,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阿乌村精心组织谋划,由党员干部带头履行责任,通过定人定责,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政策的方式,与农户签订协议,明确老宅基地的四至边界和使用权属,让被拆农户吃上“定心丸”,稳步推进残垣断壁和危旧房屋拆除工作。通过讲政策、讲感情、送服务,阿乌村党委探索出一条成功的建设美丽乡村实践路径,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花则花”的原则,动员村民着力打造“一户一风景、一院一特色”的最美庭院,并对乡村道路、广场周边、村部周围、村庄路口等公共场所、闲置空地进行植绿补绿、建盖亭子、安装健身器材,让杂草丛生的卫生死角变为休闲场所,原本只能骑车进入的村庄道路,全部拓宽到6米,初步实现了“家家都有停车位、户户都有小花园”的美好愿景。
注重文化传承,巩固民族团结“幸福果”,让村庄“好起来”
在推进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中,阿乌村委会合理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迎客景观、休憩亭子等公共设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景观小品、楹联、石刻、文化墙诠释传统美德、民族风情、核心价值观,实现“一物一景、一墙一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尤其在上赵公庄村,效仿古宅打造的村史馆,收集了村民自发捐赠的老物件、老照片、生产生活用具,载满了浓浓的乡村记忆,不仅照见一代代农民经历的喜怒哀乐,记载了全村的历史变迁,也全方位展示了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好日子来源于党的好政策,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好生活。”同时,为不断巩固民族团结幸福果,画好同心圆,阿乌村还依托中华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石林火把节等,组织开展歌舞展演、文化分享、走访慰问等活动,大力开展保护巴江母亲河等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和谐、温馨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有形化、实物化、载体化。
激发治理活力,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让群众“动起来”
为扎实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民风,阿乌村委会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和呗嘚队,把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文明新风、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把红白理事章程张贴在待客处醒目位置。经常性组织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各类创建评比活动、村内有争议的事项开展“呗嘚”讨论,并组织德高望重的农村党员、村民代表、乡贤人士、退休干部对践行村规民约实行全面监督,通过“红黑榜”公示制度,教育引导村民规范言行举止,并把邻里和谐、思想道德、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环境卫生等内容进行量化考评,纳入党员干部年终绩效考核挂钩。提升改造了村级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室等场所,配备了法律服务机器人、设置法律图书角,并重点打造了赵公庄村法治宣传主题公园广场。结合本村实际,组织民间说唱队、法律明白人、法律援助团3支普法队伍,不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道德教化、法治保障,着力引导广大群众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遇事用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风尚,有效提升基层治理建设水平、不断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
汇聚发展合力,激发民族团结“新动能”,让群众“富起来”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阿乌村委会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围绕“一个主体”(村“两委”),依托“一社”(阿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盘活“一旧”(旧密集式烤房),重点开发“一河三村”(巴江河、上赵公庄村、下赵公庄村、大黑塘村、干山冲村)乡村旅游带,着力发展“六型”经济(资源开发、资产利用、产权改制、村企联建、龙头企业带活、村合共建),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兴、村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先后打造了“上赵公庄萝卜”、“下赵公庄豌豆尖、水果玉米”等一村一品,建成老长坡村复古青砖瓦厂、君恒卤腐厂,赵公庄村蔬菜批发市场,引进林丰种业公司、正欣禽业有限公司、铁皮石斛种植公司等农业企业,村集体采取对外发包或集体经营的方式,创办了无公害基地蔬菜2000亩、林果基地1500亩,不仅发展生态种养业和休闲观光体验农业,还搞起了养殖场、面条加工厂和刺绣厂,带动村集体和农民收入的同步增长,就地吸纳村民就业1200多人,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9000多元增加到2022年的23000元。(王建平 朱永发)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