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西黑陶:千年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时间:2023-08-3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周佳艺

尼西乡位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是旧时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当地人善用黑陶,黑陶用品渗透人们的生活起居,如茶具、酒具、炊具。民间黑陶烧制工艺已世代相传千年,尤以汤堆村最为闻名。

黑陶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特点,其按质地可分为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三种。尼西黑陶便属于泥质黑陶,尼西黑陶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百多年,在金沙江、澜沧江流域考古发现的出土黑陶中,依然能追溯到如今尼西黑陶器皿的造型,这也验证了如今的藏族群众依然保留并延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

(传统尼西黑陶样式)

传统的尼西黑陶肚大口小,选料精、做工细,表面勾勒出简单花纹图案或镶嵌上各色瓷片作装饰,独具素朴粗犷之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当珍批初是家中黑陶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在六七岁时开始接触黑陶,和祖辈学制陶技艺,掌握着120余个黑陶品种制作。在他的记忆里,黑陶制品从简单的日用器皿,逐渐向工艺品延伸,传统技艺从好用实用,逐渐兼顾艺术美感,黑陶制品从过去的十余种,演变成了现在的上百种。

(当珍批初)

(黑陶泥坯)

(黑陶泥坯)

“选土、采土、舂土、筛土、泥晒土、羼料、制胚、镶瓷、阴干、磨光、太阳暴晒、火烘干、柴火烧制、焐熏、刷酸奶渣水......制作黑陶有十多个步骤,从采土到成品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当珍批初介绍,制作黑陶的土是当地特有的红色黏土和白色砂土,以及汤满河风化沙石研磨的石粉混合而成。制陶工具主要有工作台板、木陶垫盘、木槌、大小木拍、木陶顶垫、顶棍、木刀、量具、花模印章等工具。黑陶品质的高低则取决于制作者技术娴熟度与制作经验,黑陶的“黑”是渗碳所导致,尼西窑外渗碳烧制技巧是黑陶烧制的“活化石”,其采用的是焖烧,焖烧时火内缺氧,因此形成了还原反应。黑陶的烧制方式也很原始,不搭建窑炉,而是在露天空地上生起一堆篝火,在烧制过程中,还需不断在柴堆周围添加苹果枝、栗树枝以助燃。

(黑陶制作工具)

(黑陶制作过程)

在汤堆村,多数制作工艺的家庭始终遵循工艺流程,按照古法制作黑陶。同时,逐渐开发出非遗旅游体验产品,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新一代的匠人也开始探索如何让传统器物与现代连接,“尼西黑陶”逐步走向旅游市场。

鲁茸恩主家是游客们的黑陶体验工坊,作为黑陶烧制技艺传承人,他经常为游客讲解黑陶制作之道。在父亲的熏陶下,他13岁就开始学习黑陶烧制。“我喜欢做黑陶,这辈子就认准了这件事,这么多年,我没做出过两个完全一样的黑陶。因为既没有标准模具,也不是机器流水线生产。”鲁茸恩主说,“保留这种传统的手工是最好的,游客也是最喜欢这种传统文化的。”

(鲁茸恩主和体验的游客)

当珍批初的儿子拉茸肖巴是家族第八代手艺传承人,他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后,回乡继承了父亲的手艺。“按照家中传统的想法,我应该去考公务员,但是我就是喜欢烧黑陶。”拉茸肖巴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制作装饰用品、旅游工艺品,他还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私人订制类的生产,比如黑陶咖啡杯等。除了拓展品种外,他和父亲还尝试用大电炉成批量烧制生活用品。“当然,有些精心打磨的工艺品还采取传统堆烧,平地上放置木材和陶胚烧制,这需要多年经验,要控制好温度和有机原料的添加。”拉茸肖巴说。

(拉茸肖巴)

如今的尼西乡也正在改变原来家庭作坊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因地制宜规划黑陶产业片区,以市场导向为原则,着力打造黑陶文化产业集群,推动黑陶产业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产业链。目前,尼西乡共有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8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1人,州级1人,市级5人,开展该项技艺的保护和传承的同时,成立了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工作站,为黑陶技艺传承人和民众提供发展和学习平台,进一步促进了藏族黑陶的发展和传承。此外,结合乡村振兴,积极发展集民宿、徒步、黑陶制作、松茸采摘于一体的体验式乡村旅游,并根据游客对黑陶制作的好奇与兴趣,举办黑陶节,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大力宣传黑陶制作技艺和乡村旅游,提高尼西黑陶知名度和游客参与度。(周佳艺)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