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州多举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作风保障

时间:2023-08-2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杜浩楠

8月24日,云南省红河州召开“强信心、重质量、快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专场。

据发布会消息,自云南省委、省政府部署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以来,红河州认真践行省委倡导的“十种鲜明导向”,认真检视“十种作风问题”,深入践行“三法三化”要求,当好“施工队长”、敢啃“硬骨头”,助推全州形成“担当实干、争先跨越”的良好氛围,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作风保障。

红河州在拼经济、促发展中转作风提效能。近年来,红河州以“三大经济”为统领,制定“三大经济”2023年重点工作责任清单,健全州委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推动产业链建设机制。研究制定“三大经济”和系列三年行动抓调度促落实方案,将出台的40个“三年行动”,按关联度进行归类,分层分类调度,推动绿美红河、绿美校园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强化“一把手”招商,完善“1+N”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健全招商引资“比学赶超”等工作机制,对“一把手”招商引资绩效实行月排位、季通报,对每季度考评成绩靠前的给予表彰奖补。今年1至7月份,全州在建招商引资产业项目733个,年内引进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1%。今年上半年,红河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7.55亿元、增长4.9%,经济持续回稳向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9.79亿元。

红河州千方百计助农增收,全力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短板,全心助企纾困,在解难题、惠民生中转作风提效能。制定产业就业“六个一批”促增收措施,推广运用“10种利益联结模式”和“6种增收模式”。针对就业务工难问题,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年转移就业逾146万人。

建立党政领导联系“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制度,常态化专题研究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新型城镇化等民生短板问题。全州2023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突破6000人、创历史新高。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成“州—县—乡—村”四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全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9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4.6万人。针对部分企业发展脱困问题,启动并深化拓展“下沉一线、助企纾困、为民办事”实践行动,动员1.86万名各级干部实干在一线、实事暖民心、实招保稳定、实绩促发展。

红河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大抓项目要素保障,在强保障、优服务中转作风提效能。2022年红河州营商环境综合考评排名全省第2位。今年,红河州及时开展了“营商环境提质培优年”活动,探索推广“先建后验”、并联审批、现场联审等模式,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4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落实“3种直达联运”模式,推行“一柜到底”“一车到底”联运模式,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通关便利化水平。

实施龙头企业培引和招大引强专项行动,稳步推进“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全州实有经营主体43.7万户,比2022年底净增4.17万户。建立红河州2023年州级领导挂钩“510”重大项目制度,以及省级“重中之重”项目专员制度,并开展“大抓项目提速专项行动”,健全定期调度和一线督导服务机制。上半年,开展督导服务15次,现场服务项目93个。

同时,红河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大抓基层固根基,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在强党建、严纪律中转作风提效能。在全省率先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依托“中共云南一大”会址等开展基层党员党性教育培训示范班146期、培训2.5万余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谋划启动基层党建“一圈三区三带”建设,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覆盖率达39.9%。实施好“红河奔腾”人才招引计划,选派108名优秀年轻科级干部到县市、州级部门、产业园区挂职锻炼,选派61名干部人才南北交流培养“互挂互派”。践行典型引路法,选树“两场革命”先进典型61个,其中“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实现全省首宗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等4个案例入选全省“两场革命”先进典型。(杜浩楠)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