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山西神池人,出生于1994年3月,现担任国家税务总局特克斯县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副所长。
张建华,女,汉族,共青团员,山西大同人,出生于1996年2月,现担任国家税务总局特克斯县税务局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科员。
“跟你来,是为了追逐我们共同的税蓝梦;留下来,是因为梦想已经在这里熠熠生辉、灼灼其华。”这是特克斯县税务局干部郑伟和张建华在新疆基层扎根第三个年头对彼此说的一段话。
他们原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又是大学同学,如今已在特克斯县城安了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特克斯人。
在谈及为何离开家乡选择来到新疆伊犁特克斯县工作时,张建华看着郑伟笑着说:“他是航拍中国的爱好者,早就‘觊觎’天空之下的这座八卦城了,而成为一名税务人一直是我们在学生时代就种下的目标,我也就跟着来了。”
在被追问是否后悔选择特克斯这个小县城而不是沿海大城市时,郑伟深有感触地说:“当初对新疆的风景确实是一见钟情,但是成为一名税务人后,就越发对‘忠诚担当’这一税务精神有了更深地理解,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不正是忠诚担当的最好表达吗?另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已经从对外开放的末端转为向西开放的前沿,你说,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来闯一闯?”
正是凭着这一股闯劲,郑伟和张建华在特克斯县留下了最美好的青春印记。
初到特克斯县税务局时,他们和大多数初入职的税务新人一样,都分配到了基层税务所前台。初来乍到的他们,不但要适应由学生到税务人的身份转变,还要适应不同的饮食、语言和风土人情。“我们只惦记着这里的风景如画、瓜果飘香,却难以用这里的语言发出赞美。”张建华曾苦笑着对自己说过这么一句话。
但是,对吃情有独钟的她,从一块块馕、一勺勺大盘鸡、一碗碗揪片子汤里打开了与本地同事的话匣子,更是在特克斯八卦城的走街串巷中领略到了民族同胞的淳朴友善、热情好客。在工作中,为更好地服务前来办事的少数民族同胞,他们利用下班时间主动学习哈萨克语、维吾尔语中的“你好、谢谢、再见”等常用词汇,还根据前台缴费业务的特殊性学会了“身份证带了吗?还有什么需要帮您?”等温馨提示语。
从一开始的羞涩、手足无措,到后来的日渐自然,甚至从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与少数民族同胞搭上话、了解办事意图,这里面改变的是日臻高效的服务品质,不变的是一如既往的服务初心。日复一日的前台工作不仅锻炼了他们与纳税人缴费人的沟通能力,也让他们理解从学会一项业务操作到尝试思考工作的实际意义,不断提高对身后“为国聚财、为民收税”这八个字的理解。
随着后续的工作调整,他们开始走上不同工作岗位,张建华接手财务工作,而郑伟继续留守大厅。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从抬头就能看到对方变成了午饭时间才能相遇,甚至有时一天也见不上一次面。“我们总是在不同的地方交接工作,又在双双几乎情绪崩溃时彼此鼓励。”张建华说道。
“在最美好的年华竭尽全力,在最平凡的地方释放光辉,你我山巅自相逢。”--这是郑伟和张建华时常鼓励彼此的话。
“从最开始的懵懂无知到现在的熟悉,从最开始的磨合期到现在的融入期,虽然感觉到累,但是我们无怨无悔。因为青春就应该燃烧,发出光亮才有价值,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充满着诗意而又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我们要让青春融汇到这个时代,在上面留下我们奋斗过的烙印,留下我们并肩携手战斗过的痕迹,当身边的质疑声越大时,反而更坚定了我们扎根边疆、奉献青春的决心。”郑伟坚定地说道。
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结婚,他们两个人已经携手走过了9个年头。今年“五一”期间,他们结婚了,正式安家新疆。从买房的那一刻他们开始明白,特克斯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第二故乡,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关爱也让他们坚定了留在这里、建设这里的决心,要为这座美丽的八卦城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莫道天高远,贵在人作为。时间带来了思想的转变,我们开始逐渐爱上这里,想留在这里,我们不再是特克斯的旅人,也不再是特克斯的客人,我们逐渐成为了这里的一份子。”郑伟说。
在谈到工作之外的感触时,张建华说道,“古丽格娜•亚尔买买提是我在霍斯库勒社区走访认识的第一个女孩子,一名西北师范大学的在校研究生,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在工地上打零工,家庭比较困难。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我第一时间汇报给局里,局党委联合社区党委在霍斯库勒社区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让更多像古丽格娜一样的学子圆上大学梦。而年轻的古丽格娜也即将学成归来,决意做一个对家乡、对社会有用的人。”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觉得我们的梦想不只是在燃烧,更是在传递,青春的共勉和担当成了我们留下来的坚实力量!”张建华感慨地说道。
扎根边疆并不代表要干出轰轰烈烈的伟业,坚守平凡的岗位,贡献个人的积极力量,就是青春无悔的最好表达。郑伟和张建华是新时代无数建设大美新疆的一粒石、一块砖,共同筑成了新时代税务人坚守边疆、建设边疆的热血和担当。(杨勇)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