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平安稳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改革发展最基本的底线、党委政府最重要的职责,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妥甸镇层层压实平安建设责任,狠抓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有力确保全镇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实现连续三年“零命案”。
健全防控“体系网”
及时调整充实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妥甸镇实际,与镇属各办、中心、站所和各村(社区)签订责任书,确保平安创建工作落实到位。严格落实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季一调度制度,上半年召开调度会议2次,分析当前平安建设形势,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严格落实矛盾纠纷一月一排查、一月一分析制度,上半年开展矛盾纠纷排查6轮、召开分析研判会议6次,对本月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信访案件进行分析研判,确定风险等级,对中、高风险等级的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包保,确保把不稳定因素、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压实管控“责任网”
实施“党建+网格化管理”工程。建立党组织引领下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以党委、政府为主导,村(社区)为单位,村民小组为单元,将全镇19个村(社区)320个村民小组划分为320个网格,组建19支镇级工作队包保网格平安建设工作,形成由镇党委书记任总网格长,党政班子成员任村级网格长,村“两委”班子成员任片区网格长,党员干部为网格员的“1+19+320”镇、村、组三级治理网格,构建党委政府领导下各村(社区)、中心、站、所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平安建设“一张网”工作格局,提升平安建设质效。实施“党建+包保联系”工程。实行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村(社区)干部包组、党员划片联系户机制,党政班子成员每月带队进村入户开展“治安巡逻”“走访群众听民声、深入基层解难题”等活动,今年以来,通过巡逻发现治安问题线索6条,排除治安隐患6个;走访群众1682户,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372件。
筑牢质效“平安网”
筑牢巡控“安全墙”,不断加大对易发案重点路段、地段、时段的巡逻密度和频率,提高街面见警率,特别是增加夜间警车在酒吧、烧烤摊、KTV、旅馆等重点区域的停靠时间及巡逻次数,有效控制和震慑犯罪;持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加强枪爆等重点物品管控,强化对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管制刀具、散装汽油等重点物品的管理,进而减少可防性命案的发生。搭建矛盾“终点站”,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形成“1+3+N”镇级矛盾纠纷化解模式,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防范治安风险。今年以来,全镇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共143件,调处成功141件,成功率为98.6%。持续落实重点时段重点人员包保制度,对全镇21名重点信访人员、4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80名刑释人员、30名社区矫正人员进行镇村组三级联保,确保重点时段无漏管失控,无集体上访、越级赴省进京上访的情况发生。弹响普法“协奏曲”,大力推广“3+3+N”普法模式,结合矛盾纠纷调处,把普法宣传贯穿于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精准细致深入普法,达到化解一起纠纷,讲好一堂普法课的良好效果,切实提高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意识。今年以来,全镇普法工作实现了党员干部培训全覆盖、19个村(社区)、320个村民小组和11所小学普法宣讲全覆盖。跑出办事“加速度”,紧扣基层群众办事所需所想,立足信访化解、矛盾纠纷调处、便民服务三个重点,以畅通服务群众一体化为主线,规范化建设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和便民服务大厅,按照“五治融合一张网,五室联动一中心”的理念,整合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监控研判室、心理辅导咨询室、社会组织工作室等功能,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实行全天候在岗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目前,全镇建设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和便民服务大厅各20个,便民服务窗口122个。建好乡村“示范点”,以“把每一个村都建设成平安乡村”为工作目标,坚持以“雪亮工程”建设和镇、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整治治安复杂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建立健全平安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积极开展“五面红旗村”争创评选活动,申报“平安和谐红旗村”1个。巩固“无毒乡镇”创建成果,广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六进”活动,利用三月综治宣传月等活动,开展各种形式集中宣传6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200余份,年内全镇无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李应春 谢发炜)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