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官渡区六甲街道党工委整合辖区内青年志愿者力量,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以党建联建“同频”带动青年人才“共振”,聚焦“一老一小”,形成一系列特色青年志愿服务,为基层治理增添青春动力。
海华社区作为“青春社区”专项行动首批试点,随着小区居住率的逐年提升,年轻活力和复合多元是海华社区的两大本底特征。为此,社区以党建带领群团,立足辖区资源禀赋,创新探索“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在社区大党委、社区青春行等平台的搭建下,初步走出一条青年发展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的新路子。
品牌引领效应,激发青年参与自治积极性。确定发展路径后,海华社区创新探索,不断提升服务青年能力。在工作中,充分完善青年生活配套,共享社区空间,开放图书室、舞蹈室、红色理论直播间,搭建起青年议事厅。通过搭建红色宣讲队伍、招募青年志愿者、引入社会组织等方式,形成“团干+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格局,不断探索广大青年融入社区行动、培育青年骨干力量、精心打造特色品牌项目,在2021启动的“五情融海华”服务项目中,通过“志愿情”“邻里情”“思乡情”“民族情”“渔水情”五情共融延续开展群众喜爱的各项活动,使之成为海华社区特色品牌项目。截至目前,在开展的多个服务项目中,海华社区在引入社会组织的同时,紧扣“凝聚团员青年服务社区”主题,开展了多个服务群众项目。其中,“党建铸海华 红色染少年”青少年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作为关爱少年儿童类项目荣获云南省地方赛“金奖”,并作为全省优秀项目经省级推报,成功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全国赛“铜奖”。“五情融海华”项目继续延续“红色少年”这一品牌,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云南地方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铜奖”。
丰富活动形式,让青春力量充实志愿服务主力军。自海华社区青春行动实施以来,海华社区团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作用,积极将主责主业与社区治理相衔接,让青年做“主角”、站“C位”,激发青年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近年来,社区结合实际构建人员、项目、阵地、资源“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整合辖区联通、物业楼栋长等青年骨干力量,结合“青年之家”“志愿云”等团属阵地,进一步延伸青年服务的触角,以“社区青春行动”为契机、以“一老一小”为需求导向、以青年志愿队伍为纽带、以多元项目矩阵为载体,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项目服务互嵌共进,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在特定节日开展红心儿童夏令营、红色流动图书角等爱国思乡主题活动;在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传“习”活动,带领辖区少年儿童通过“穿汉服,行汉礼”“山水画”“秀禾图”等寓教于乐的活动;结合地域特点,开展滇池保护、生物多样性、滇水文化等宣讲活动,得到了辖区群众的点赞。
资源联动共建,让年轻人真正融入海华。海华社区通过坚持党建带动团建,依托“大工委”平台,先后动员中海物业、招商物业、云南万逸之家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新世纪旅游文化会展置地有限公司等成立“两新”团组织,通过和驻区单位的联动,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法制教育、维权服务等相关工作,把社区青年凝聚在团组织周围。其中,同中国联通团组织共同打造青少年实践基地,为服务青年群体打造出坚实阵地,也为青年群体参与社区建设提供舞台。通过服务功能延伸,目前辖区内六甲一小、会展学校等多所属地学校到联通公司开展“梦想向未来 科技伴成长”实践活动,体验科技魅力。此外,海华社区同辖区信用社、物业、城投等公共单位青年及辖区青年成立青年民主协商议事会,培养2名社区青年居民“领袖”人才,对辖区青少年活动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广场、路灯、人行道改道等情况进行协商;社区、社会组织及时根据群众需求调整项目活动方向、完善辖区青年基层设施配套工作。随着海华社区和辖区企业的联系更加密切,为“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注入了新力量。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