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荒滩变“金沙滩” 昆明市东川区创新小江泥石治理模式

时间:2023-07-0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姜定才 张丽君

昆明市东川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定决心治沙治水,坚持生态转型发展,使小江流域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昔日的泥石流“蛟龙”被牢牢锁定在绿色“铁笼”中,蒋家沟世界泥石流“博物馆”变成了稳产“粮仓”;大河桥、黑水河等小流域治理成效明显,泥石流荒滩变成了“金沙滩”,高稳产农田滋养着东川人民的命根子,鼓起了当地群众的钱袋子。

东川区地处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江断裂带,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岩层破碎,流经境内90余公里的小江,形成107条大规模泥石流破沟。加之2000多年的采铜、冶铜,使得这片土地山河破碎、草木稀少、满目疮痍。这里曾经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森林覆盖率最低时仅为13.3%,泥石流以分布广、流速快、发生频率高、类型多、灾害严重而被称为世界泥石流“博物馆”。至20世纪末,东川区已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方水土难于养活一方人。

工程治理模式独特

面对困境,东川区采取“稳、拦、排、改”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对蒋家沟、大桥河、黑水河等30条主要泥石流沟及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工程治理。“稳”,在上游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减少地表径流,固土稳沙,减小地面侵蚀;沟渠支砌采用谷坊坝稳固泥沙,防止沟床下沉;滑坡体治理采用截流排水方法,防止水体渗透侵蚀。“拦”,在泥石流主沟内,选择有利地形,构筑泥石流拦沙坝拦截泥沙,减缓沟床纵坡,稳定坡脚。“排”,修建排导槽,束沙导流,保护下游村庄、良田。“改”,通过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及坡改梯项目,把泥石流冲击扇改造成沃土良田。

在泥石流治理中,东川区创造了“东川槽”治理专利,“H”型槽和“V”型槽是“东川槽”的两种形状。针对地势相对平缓且流域面积较大的大桥河等区域治理,采用“H”型槽;针对河床纵坡较陡的黑水河等区域采用“V”型槽。“东川槽”发挥了治理泥石流的积极作用。

生物治理效果明显

生物治理主要是在小江流域栽树种草。从2012年开始,东川区克服干旱少雨的困难,大规模通过小江抽水上山造林,成功实现1.3万亩荒山绿化,成活率远超标准线。

同时,东川区自主研发专利“漏斗底鱼鳞坑”造林技术,新造“新银合欢示范林”“石漠化植被恢复示范林”“干热河谷示范林”等项目,为防治泥石流奠定了天然基础。

10年来,东川区共实施人工造林29.8万亩,草原修复6.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20.77%上升到2020年的40.5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蒋家沟泥石流被称为世界泥石流“博物馆”。曾经的蒋家沟年平均发生泥石流达15场左右,最多的一年达28场。规模宏大的泥石流将下游河滩夷为平地,万亩良田沃土变为荒漠。不少年份泥石流还堵塞了小江水,形成堰塞湖,严重破坏交通、河流。为了治理泥石流,东川区在蒋家沟山头种树稳土,山腰打坝拦砂,沟底筑槽引流。经过多年治理,蒋家沟泥石流被牢牢锁死在“铁笼”中,使得冲积扇上2600多亩泥石流沙滩变成高产良田,沿江7700余亩良田稳产丰收。蒋家沟泥石流的消失,使世界泥石流“博物馆”成为历史,其治理模式被载入世界泥石流治理典籍。

大桥河小流域治理是东川区泥石流治理典范,被国家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大桥河下游是小江流域4个万亩农田连片之一,是东川人民的口粮田。曾经的大桥河泥石流无情吞噬了人们的良田和家园。为了降服泥石流“蛟龙”,东川人民创造出肋槛软基消能型泥石流排导槽,即:“H”型槽。“H”型槽通过层层肋槛把泥石流沟床基准面固定在排导槽底部,让泥石流从排导槽快速排走,有效保护了排导槽基脚不被泥砂掏蚀,庄稼不被洪水淹没。这一治理模式配合上游植树造林,使大桥河下游万亩良田变成了高稳产农田,昔日的泥石流沙滩变成了“金沙滩”“振兴田”。

黑水河泥石流治理采用“东川槽”“V”型槽快速排流,“V”型槽槽底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硬化,以坚固的槽底抵御泥石流冲刷。“V”型槽适用于坡度较大的地形疏导泥石流。黑水河采用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后,形成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御体系,有效发挥蓄水保土作用,遏制洪水、泥石流对下游的危害。如今,流域内泥石流发育区植被郁郁葱葱,侵蚀沟道内拦挡坝、谷坊坝傲然屹立,堆积扇上排导槽稳定安全,姑海社区林木繁茂,人民安居乐业,万亩良田变为鱼米之乡。黑水河治理模式被成功推广运用到弥渡县、巍山县、华宁县、易门县、新平县等8个县区。(姜定才 张丽君)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