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易门县杨建云:薪火相传守窑人

时间:2023-06-13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刘谊婷 饶玉洁 杨亚辉 李永春

在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说起陶瓷,首先想到的就是浦贝乡。在浦贝乡碗窑村,作为浦贝陶的第六代传人的杨建云以烧制土陶为业,他和儿子杨智媚守住寂寞,甘做浦贝陶的守窑人。

杨建云从小就和陶结下了不解之缘。1975年,初中毕业的杨建云顺理成章跟随父亲的脚步,进入陶瓷厂成了一名工人。很快,杨建云便在厂里崭露头角,从模型车间到试制组,杨建云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2002年,陶瓷厂改制后,杨建云和二哥自筹资金创办易门宏云民族工艺美术陶瓷厂,传承浦贝陶制作工艺。

杨建云说:“我是秉持‘择一事、忠一生’的想法,要把浦贝陶延续下去。我这一生做了两件事,第一就是把浦贝陶的技艺学到手,另一个是把浦贝陶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和父亲杨建云的经历不同,作为家中独子的杨智媚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走上陶艺这条路。2001年,高中毕业的杨智媚应征到部队服役。退伍后,他又成了一名法警,人生之路似乎离陶越来越远。

2013年,易门浦贝陶器制作技艺入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玉溪市政府授予杨建云“民族民间工艺师”荣誉称号;2014年,杨建云被云南省文旅厅命名为云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担心浦贝陶制作技艺失传的杨建云再三劝说儿子回家学习陶器制作,在父亲的再三劝说下,杨智媚回到家乡从学徒工做起,跟随父亲系统学习制陶技艺。往后的时间里,只要是有非遗巡展和培训,杨建云都会让儿子前去参展、学习,在开拓思路中博采众长。逐渐,杨智媚对非遗有了新的认识,决心要把浦贝陶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我对非遗的理解是,国家保护非遗不是保护某一个人,而是保护这项记忆,让它薪火相传。”杨智媚对此颇有感触。

传承文化担当重,振兴传统上层楼。杨建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2015年,杨建云父子自筹资金,利用家庭闲置农房创办浦贝陶制作技艺传习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父子同心在坚守陶瓷传统技艺时,也一直铆足劲要在创新中再续浦贝陶的前世荣耀。

同年11月,杨建云经过多年钻研试验,将仿元青花以及冰裂纹釉两项技艺进行糅合并获得成功,制成“云青陶”。云青陶,顾名思义,取“云南青花陶”之意。有别于传统土陶,云青陶用白黏土和无色石英砂为原料,砂为骨,土为肉,按一定比例混合。拉坯之后,又利用长石和水晶石磨粉成浆,制作透明的“玻璃釉”施于陶器表面,烧制而成。成品既有陶的质朴素雅,又有瓷的光洁细腻,并泛出一层薄薄的青花,似陶非陶,似瓷非瓷,被业界誉为“假瓷器”。“假瓷器”这个叫法,杨建云引以为傲,这是他的独门绝技之一。而其中的冰裂纹开片更是独树一帜,杨建云采用传统釉药,将已经消失600余年的“玉溪窑”冰裂纹釉重现于世。

杨建云常常自嘲自己是一个玩泥巴的人,14岁开始学习制陶技艺,到如今,已经51年的光景。对陶的热情,在杨建云心中从未褪去。如今,浦贝陶技艺的接力棒传到了第七代传人杨智媚手中。经过多年的磨砺,杨智媚如今是市级非遗传承人、“易门工匠”。杨智媚承继父亲打下的“江山”,在传承好传统技艺的同时,为陶瓷产品注入时代审美。“我对传统与创新的看法和理解就是,不是去创新工艺,而是创新器形。”杨智媚一边拉坯,一边说到。

“泥巴真有趣,巧手做陶艺。泥土经升华,炉火烧成器。制陶手工艺,相传五千年。民族陶文化,技艺在续传……”闲暇时分,杨建云喜欢带着孙子、孙女做陶艺,在享受子孙绕膝的浓浓亲情时,他会手把手教孙儿技艺,把传承的种子撒进孩子们的心中。(刘谊婷 饶玉洁 杨亚辉 李永春 易门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