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个日夜,无数位驻村干部,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放弃了在父母膝下承欢的机会,放弃了教导子女的美好时光,来到了一个个需要他的小山村。郑涵予就是其中一员,他来到了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云仙乡大石头村,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中。
做实小事,过好群众关
郑涵予始终记得群众路线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一到基层他就开始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现在,村上的群众都对驻村工作队员很感激。郑涵予想,群众对他们的信任和认可,并不是一定要他们做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真正的帮助和关心群众,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增进感情、赢得信任。郑涵予体会到,要履好职,并且干好工作,不负众望就必须以自己的真情,真心、真意投入工作,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驻村工作时间里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要自觉服从安排、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坚守工作岗位,注重素质提高,“懂政策”廉洁自律,注意保持驻村干部的良好形象。
助农增收,过好巩固关
“胜非其难也,持之其难也”,大石头村有的脱贫人口老龄化严重,多为老弱病残;有的产生思想惰性,去年春节期间反映存在生活困难,驻村工作队上门了解情况后,多次动员其外出务工,但其本人在家自由散漫惯了,不愿受到约束,如今仍然在家生活。全村目前有36户建档立卡户,其中3户为监测户。驻村工作队将有返贫风险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多措并举开展帮扶,包括帮助发展产业、联系外出务工、落实公益性岗位、以购代捐,让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大石头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现了“坦途修到门前、汽车开到田头、农机便捷下地”高质量产业发展之路,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促进村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极大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方便农产品和畜禽运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
因地制宜,过好发展关
云仙乡大石头村山高坡陡、湿润多雨、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531亩,人均耕地3.17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4290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33.00亩,主要种植茶叶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1354.50亩。为了方便工作,驻村工作队员把私车当公车用,提高入户、工作的效率;搭送路上有需要帮助的群众;以购助扶,帮助群众销售土特产,助农增收。交通问题改善后,经过多年努力,大石头村村“两委”探索发展出有机茶,仅2021年就成功转换1250亩有机茶。今年驻村工作队员将加强科学管理,延长发展产业链条,打通产业加工、储存、包装、品牌、营销等环节,借助电商平台打开市场销路。(郑涵予 思茅区云仙乡大石头村驻村工作队员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