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琼玉看紫陶,破茧成蝶见曙光”。二十年前,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银发人才谢恒用这句话概括了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前景。在马成林、陈绍康、谭知凡等一批银发人才的带动下,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这一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推动紫陶产业形成乘势而上、聚势而强的良好局面,让建水紫陶闪耀东方。
(建水紫陶博物馆馆长谢恒讲述建水紫陶的发展史)
银发慧眼识非遗,照亮紫陶前行路。一直热衷紫陶文化的银发人才谢恒,在退休后走访了原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以及建水县大部分在世的制陶师傅,组建建水银发紫陶人才团队。全县23名银发紫陶人才针对建水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没有完整的文字记载,社会对其历史文化和工艺制作的认知程度很低等问题,多次对建水境内的龙窑遗址和相关陶瓷考古发掘点进行田野调查,出版了《建水紫陶工艺》一书,把杂乱无章、散落于民间的紫陶制作技艺归纳为泥料制备、手工拉坯、湿坯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制、无釉磨光六大工序,构建了建水紫陶传统制作工艺的理论系统。
银发助力树品牌,桑榆献策出精品。在银发艺人的带领和指导下,全县紫陶人才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全县目前共有高职40人,中职300余人,初职500余人,初步形成了建水紫陶老中青梯形人才队伍,建水紫陶以乘风破浪之势,走出建水,走出云南,走向全国。近十年,建水紫陶已成为云南省“工美杯”展评的主角,成为国家级工美、陶瓷展会不可或缺的亮点,每年都能收获数量可观的省级、国家级奖牌、奖状,在第十四届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赛中,建水紫陶就获得13项金奖、16项银奖、8项铜奖的殊荣。
(培养下一代紫陶艺人)
(学习如何拉胚)
银发推动有创新,精品层出显初心。今年4月,随着“紫气东来·陶醉上海”云南建水紫陶文旅宣传月系列活动在上海豫园启幕,建水紫陶阴刻阳填,无釉磨光的精湛技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银发艺人们精心挑选了200余件建水紫陶精品陈展于豫园华宝楼内,展品种类多,装饰手法丰富,涵盖茶壶花瓶、杯、茶罐、文房等类目,这些紫陶作品出自建水的老中青三代匠人之手,每一件都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更是建水紫陶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重要体现。
(上海参展的紫陶)
据悉,建水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将在建水县紫陶园区采取“党建+银发人才+小作坊”的形式,吸纳优秀银发艺人,壮大紫陶银发人才队伍,对园区及县内小作坊进行全覆盖一对一帮扶,培养更多优秀的紫陶人才。一批批银发紫陶艺人在“质如铁、明如镜、声如磬、润如玉”的建水紫陶中诠释银发担当,让传统优秀的非遗文化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卢红艳 建水县委老干部局供稿)
(责任编辑:黄俊飞)